9月23日,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了宁波市卫生健康委所作的关于宁波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的汇报,以及宁波市人大教科文卫委所作的相关调研情况汇报。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平主持会议并讲话。
近年来,宁波市中医药事业以改革、传承、创新为主线,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各项事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力推进了中医药强市建设。当前,宁波市拥有中医类医疗机构441家,其中公立中医类医院11家,实现公立中医医院区(县、市)全覆盖。宁波市146个乡镇卫生院均建立独立中医馆,“基层中医化、中医基层化”格局基本形成。
张平对宁波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效表示肯定。他强调,要聚焦群众健康优服务。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和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全方面、多维度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质量,持续促进中医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快中医特色医院建设,健全完善基层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便利度和群众认可度。
要聚焦传承创新优机制。着力促进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中医药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中西医协同发展机制等方面主动发力、积极探索,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宁波悠久的中医药发展历史和丰富的中医药资源禀赋,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推动形成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新模式,促进中医药特色向中医药优势转化。
要聚焦人才引育优环境。围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以“医学高峰”建设为契机,深化医教结合,加强中医药方面高等教育特色人才培养;加快构建现代化中医药产业体系,促进实现“以人兴业、以业留人”。同时,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名科名师,更加关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进修学习等方面给予支持,全面强化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支撑。
随着消费体验不断提升,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正在形成良性互促格局,持续加速宁波新能源“生态圈”形成。
杭州市将固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大型主题集市,推进“中医药文化旅游特色体验点”建设。
将显著增强电网承载力,有效缓解周边变电站的负荷压力。
今年1-7月宁波市进出口84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5719.1亿元,增长8.3%,进口2710.9亿元,下降2.4%。
宁波市区将实施总投资约21.55亿元的4项工程,一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