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系列宽松政策,包括下调20个基点的政策利率、下调50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和下调50个基点的存量房贷利率。
对此,高盛宏观团队解读称,这预示着新一轮宽松政策即将到来,以支持实体经济。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还将再下调25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并维持对2025年再下调两次25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分别在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以及两次10个基点的政策利率(分别在2025年的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的预测。
上述高盛宏观研究报告评价称,罕见的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下调,且相对较大的降幅,以及“今年内将视流动性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25~5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的前瞻性指导都非常罕见。外汇稳定和银行盈利能力似乎不再是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限制因素:在过去两个月里,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8月是自2023年初以来首次出现净资本流入的月份,央行下调存款利率以保持银行净息差稳定。
高盛认为,进一步宽松政策出台后,还需要更多的财政宽松措施来提振国内需求。
研究丰富政策工具箱,将适时推出增量政策。
短期货币端或以预期管理为主,保留政策余量应对关税等未来潜在的冲击。
将根据形势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加强逆周期调节。
权威专家表示,我国宏观政策还有空间和余力,将根据形势需要和外部影响动态调整,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较强的政策支持力度。
2025年2月以来,长债利率整体震荡上行,基金与国有行成为主要卖盘,农商行与保险则有明显买入行为,尽管监管部门对债市情绪的压制可能趋缓,但债市短期内仍将处于高波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