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消息,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部署要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要求,锚定重点领域,加强前瞻谋划、政策引导,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强化要素支撑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将广东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策源中心和发展高地。
《方案》明确,将瞄准未来网络、通用智能、生命与健康、低碳能源、先进材料、未来空间、量子科技等重点领域,构建广东未来产业发展体系。实施产业创新“策源”工程、基础设施“筑基”工程、创新成果“孵化”工程、场景示范“领航”工程、科技金融“赋能”工程、精英人才“引培”工程、开放合作“携手”工程等七大工程,打造全球未来产业发展高地。聚焦广州、深圳两个核心,广深港、广珠澳两条科技创新走廊,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以广深港、广珠澳“双廊”为主轴,其余各地特色发展的未来产业“两核双廊多极点”发展空间布局。
《方案》提出,目标到2027年,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一批未来产业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打造一批未来产业场景示范,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创新企业,未来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基本形成,未来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
到2035年,未来产业全过程创新链基本完善,形成一批引领科技前沿的未来产业标杆性产品和服务。在未来网络、通用智能、生命与健康等领域,形成若干全球领先的未来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创新策源中心和发展高地。
累计部署了“揭榜挂帅”攻关任务100多项,指导地方因地制宜建设了63家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行业各方应从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要素配置水平、构建友好应用环境三个方面,更好的助力生物制造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接下来,以产业生态为持续发力点,临港正在聚力未来产业,抓住下一个发展“风口”。
它像“指挥家”,负责协调电流与磁场,使电机高效运转。
《意见》明确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打造高性能产品、推动技术成果应用、壮大创新主体、提升产业支撑能力等五大重点任务,细化17项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