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创新合作中心(CCIP)在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前沿创新中心”)揭幕。CCIP作为拜耳健康消费品全球战略创新基地之一,预计投资规模约2000万欧元。
据介绍,上海前沿创新中心是由上海医药与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创立的生命科学创新孵化器,能够为入驻企业的创新项目提供从概念到产品的全过程支持,加速成果转化与产品开发。
跨国企业在加大本土创新的同时,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与中国本土企业积极展开渠道方面的合作。拜耳健康消费品宣布与上海医药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目前,上海正持续推进“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链条加速,推进世界级医疗健康产业集群建设发展。
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区总经理何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CCIP落地上海前沿园区,可充分利用政策、产业、生态等多维优势,助力拜耳及合作伙伴的创新,同时提升上海在医疗健康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拜耳方面表示,对中国的创新投资布局仍将不断加大。
拜耳健康消费品全球总裁、拜耳集团管理委员会成员Julio Triana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拜耳健康消费品在启东新开设的供应中心一期工厂计划于2026年建设完成,并将于2028年投产,该项目总投资额为6亿元。
近年来,为了顺应制药行业的发展大势,多家跨国巨头制药公司将健康消费品业务剥离,如GSK、强生等。
市场对特朗普声称的对进口药品征收200%关税没有明显反应。
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可能大幅推高美国药品的价格。对此许多制药公司已经表示反对,并警告称,征税可能会推高成本,阻碍在美国的投资,扰乱药品供应链,使患者面临风险。
自2021年浦东提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以来,目前GOI成员突破100家、赋能企业超6000家的“生态矩阵”正式成型,GOI累计推动3600家企业技术突破、吸引投资超54亿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浦东枢纽”。
特朗普在讲话中多次提及欧盟,批评欧盟“迫使”制药公司限制其所在地区的药品价格,致使这些公司提升药品在美售价以保持利润。
特朗普发文预告称,他将于当地时间12日签署行政令让处方药和医药价格几乎立即降低30%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