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MD上调AI芯片年销售预期,但盘后股价跌超7%

第一财经 2024-10-30 07:53:16 听新闻

作者:郑栩彤    责编:刘佳

第四季度AMD营收预期的区间中点为75亿美元,低于此前分析师的平均预估。

当地时间10月29日,AMD发布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AMD营收68亿美元,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17%;净利润(GAAP)7.71亿美元,同比增长158%,环比增长191%;毛利率(Gross margin)50%,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摊薄后每股收益(Diluted earnings per shate)0.47美元,同比增长了161%。

AMD CEO苏姿丰表示,AMD在EPYC和Instinct数据中心产品的销售增长和锐龙PC处理器的强劲需求拉动下,实现了创纪录的收入,未来在更多计算需求推动下,数据中心、客户端和嵌入式业务还有巨大的增长机会。AMD执行副总裁、CFO兼财务总管Jean Hu表示,基于数据中心和客户业务的增长,AMD有望在2024年实现创纪录的年收入。

从不同业务部门看,包含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等在内的数据中心事业部收入35亿美元,同比增长122%,环比增长25%,创历史纪录;包含个人电脑销售的客户端事业部收入为19亿美元,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26%。游戏事业部收入4.62亿美元,同比下降69%,环比下降29%,延续了第二季度游戏事业部收入下降的趋势,主要受半定制产品收入下降影响;嵌入式事业部收入9.27亿美元,同比下降25%,环比增长8%。

AMD展望,今年第四季度营收约75亿美元,上下浮动3亿美元,取区间中点将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约10%,非GAAP毛利率为54%。第四季度营收预期的区间中点低于此前分析师平均预估的75.5亿美元。

由此看,第四季度,AMD营收预计仍将维持同比百分比两位数增长,但环比增长幅度则可能低于第三季度。与同行相比,AMD数据中心收入相比英伟达仍有不小差距,2025财年第二财季,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为263亿美元。

发布第二季度业绩后,AMD举办了电话会,苏姿丰在电话会中谈及主要客户应用AMD产品的情况和后续展望。

“到这个月为止,我担任AMD CEO十年了。在过去十年里,AMD成功扭转了公司局面,建立了持续增长所需的坚实财务和运营基础,并将AMD转变为高性能计算的领导者。” 苏姿丰表示。据她介绍,Meta在全球数据中心机群中部署了超过150万个EPYC CPU以支持自身的社交媒体平台。云计算方面,谷歌和甲骨文计划在明年年初推出第五代EPYC实例。微软和Meta在本季度则扩大了对AI加速器MI300X的使用,微软已在广泛使用MI300X。

在新产品方面,苏姿丰表示,本月早些时候AMD推出了新一代的MI325X GPU,该产品的生产发货计划从当前季度开始。据AMD此前介绍,MI325X在FP16和FP8精度下的峰值理论算力都是英伟达H200的1.3倍。从AI加速器的出货结构看,苏姿丰表示,预计第四季度主要仍是MI300。

在电话会上,苏姿丰还表示,AMD上调2024年AI 芯片收入预期至50亿美元,高于此前预计的45亿美元,预计人工智能加速器市场到2028年将形成5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数据中心事业部的收入占AMD营收的50%以上,这有助于AMD提高毛利率表现。

就AI芯片的供应情况,苏姿丰表示,AMD对供应链在过去几个季度的表现感到满意,但很明显,仍处于一种紧张的供应情况,预计后续几个季度还将维持这种紧张的供应情况。

就GPU是否挤占了CPU的需求、CPU是否在蚕食服务器市场,苏姿丰表示,数据中心CPU业务过去几个季度市场环境有所好转,一些云客户正在增加数据中心容量并进行相应更新,AMD的产品组合表现得很好,CPU上也会有强大的AI内容。就GPU产品的规模,苏姿丰表示,AMD的GPU业务正在接近公司CPU业务的规模。就个人电脑市场,苏姿丰则表示,对2025年个人电脑市场感觉良好,但预计上半年仍将有一定程度的季节调整,AI PC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就AI加速器领域AMD产品与英伟达的差距,苏姿丰表示,MI325是很好的产品,在与H200的竞争中表现很好,MI500则预期将在与英伟达Blackwell的竞争中表现很好。随着AMD迭代路线图的推进,这一路线的市场效果正在得到增强。

此前AMD宣布拟以49亿美元收购服务器制造商ZT Systems,此次苏姿丰则表示,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收购。

当地时间10月29日,AMD股价收166.25美元/股,涨3.96%,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股价上涨,但盘后AMD股价跌超7%。今年年初至10月29日,AMD股价累计增长12.78%。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