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常设平行论坛之一的碳交易论坛10月28日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深圳绿色交易所在论坛上正式揭牌。
论坛对外发布了多项重要成果。其中,深圳市减污降碳协同指数通过科学的量化方法,为制定政策、评估环境质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双碳目标下深圳碳金融创新实践白皮书》全面梳理和总结“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深圳在碳金融创新实践方面的成果和经验,为各界了解深圳碳金融创新实践提供重要借鉴。
论坛上,深圳绿交所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两地首次从企业碳账户、气候投融资、碳金融业务、交易合作、培训服务等领域开展区域合作。
此外,论坛还举行了广深港澳湾区碳普惠协同机制的签约仪式,由澳门碳中和标准化建设联盟理事长张森华、香港品质保证局总裁陈沛昌、赖高宇、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绿色事业部主任陈春艳共同签署,标志着广深港澳碳普惠机制互联互通,协同推进大湾区碳普惠建设工作。
从论坛上获悉,深圳已经建立了国内最完整的碳交易制度,碳市场年均流动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并率先在碳金融领域开展了多项创新实践,开发落地了包括碳资产质押融资、跨境碳资产回购融资、碳债权、绿色结构性存款、碳基金等一系列碳金融服务产品。截至10月28日,深圳绿色交易所统一配额产品(SZEA)累计成交量为7710.91万吨,累计成交额达20.47亿元。
一系列重磅成果集中亮相,标志着深圳在推进环境要素交易驱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全球能源革命引领者,国家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影响力可知可鉴可感。持续20多年保持全球特大型电网最长安全纪录,建成42项特高压输电工程,成为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国家电网在每一地的碳中和实践经验也在影响着当地社会经济与生活的改变。
区块链技术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