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周汉民:从世博会到进博会,推进高水平开放

第一财经 2024-11-08 17:00:38 听新闻

责编:顾晓燕

在 “传承世博精神,推进中日民间交流” 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发表了 “从世博会到进博会,推进高水平开放” 的主题演讲,深入阐述了世博精神内涵以及中日民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

在 “传承世博精神,推进中日民间交流” 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发表了 “从世博会到进博会,推进高水平开放” 的主题演讲,深入阐述了世博精神内涵以及中日民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周汉民

世博精神与上海世博会的辉煌成就

周汉民在演讲中指出,上海世博会作为世界首届由发展中国家举办且以城市为主题的盛会,其成功举世瞩目。在 184 天的展期内,于 5.28 平方公里土地上,吸引了全球 190 个主权国家和 56 个国际组织参与,参观人次高达 7308 万,创下了世博会历史上的诸多纪录。他强调,世博会的精神内涵丰富,包括以人为本、文化多元、科技创新、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五个核心方面。

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世博始终,旨在提升全球民众生活品质,呼应了亚里士多德对城市与美好生活关系的思考。文化多元在世博会上得到充分彰显,各国文化艺术团队带来 22900 余场演出,每天超 100 场,生动展示了多元文化的魅力与活力。科技创新层面,上海世博会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发电、植物墙等领域的应用,为当今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年 1000 辆新能源车接驳游客超 1 亿人次,相关设施规模至今领先。合作共赢方面,中国政府设立 1 亿美元专项基金助力发展中国家参展,体现了世博的全球共享理念。面向未来,上海世博园区的持续发展见证了世博精神对城市进步的引领作用。

上海世博会中的日本元素与中日民间交往典范

周汉民特别提到,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借鉴了日本的经验,日本在其中发挥了积极影响。上世纪 80 年代末,曾在大阪世博会任职的日本人士提议上海申办世博会,推动了上海对世博的探索。在上海世博会筹备与举办过程中,日本积极参与,其国家馆 “心之和、技之和” 展示了丰富文化与科技成果,独特的紫色外立面 “紫蚕岛”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每日吸引大量观众参观。日本联合产业馆由堺屋太一先生牵头建设,他在世博会期间的奉献精神成为佳话。此外,大阪在水治理方面的经验通过最佳城市实践区得以分享,为各国提供了借鉴范例。

中日民间交往的方向与展望

演讲中,周汉民就中日民间交往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入人心,强调民间交往应以心相交,促进两国文化相互欣赏学习,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推心置腹,他指出上海会议活动为中日民间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交流应服务于人民友好的价值取向,契合世博精神传承。三是关注老龄群体,鉴于中日两国老龄化趋势,应以堺屋太一先生为榜样,挖掘老年人在民间交往中的潜力,推动两国在养老等领域合作。

周汉民最后强调,中日民间交往应秉持天下为公理念,在各个层面深化合作,推动两国友好关系行稳致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此次演讲不仅回顾了世博历史,更为中日民间交流合作指明了方向,对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