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沪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可靠性和评级不断提升

第一财经 2024-11-08 17:01:55 听新闻

责编:漆辛夷

上交所表示,后续将在中国证监会统筹下,根据市场需要加快推进其他重要议题具体指南的制定,逐步实现对《指引》重点内容的全覆盖。

11月6日,上交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征求意见稿)》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3号——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征求意见稿)》(以下统称《指南》),并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

目前,ESG已成为衡量企业长期价值的关键指标,其核心理念与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相通相合。近年来,上交所市场建设在贯彻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ESG理念,引导ESG实践,注重发挥ESG在助力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次新发布的《指南》,为上市公司完善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和工作流程、识别重要性议题、分析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等提供“工具箱”和“百宝书”,便利上市公司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

沪市已形成稳定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群体

沪市共有227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并按照年报格式准则披露了基础的ESG信息。其中,1149家公司单独披露了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达到50.6%,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尤其是大盘蓝筹、重要指数、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基本实现全覆盖。上证50指数和科创50指数公司全部披露ESG相关报告,上证180指数公司披露率达到93%。138家境内外同时上市的沪市公司披露率达到99%。

不少沪市公司持续多年披露,积累长期实践经验。有786家公司已连续3年以上披露ESG相关报告,522家公司连续5年以上披露ESG相关报告,313家公司连续10年及以上披露ESG相关报告。如宝钢股份已连续21年披露,并转向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再如中国联通已经连续十多年主动披露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履行情况,2022年3月、2023年3月更是将社会责任报告迭代升级为“可持续发展报告”。

随着成熟优秀的实践经验不断积累,沪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可靠性和评级不断提升。1149家披露ESG相关报告的公司中有129家公司聘请了第三方鉴证机构对报告内容进行鉴证,以提高ESG相关报告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从评级情况来看,以国际关注度较高的MSCI ESG评级情况来看,沪市上市公司整体评级表现明显改善,在全球上市公司ESG评级排名中进步明显。一方面,纳入MSCI评级的公司数量逐步增加,从2022年初的244家增长至2023年末的407家。另一方面,评级等级明显改善,连续两年纳入MSCI评级的241家公司中,69家公司评级等级提升(如民生银行、健康元MSCI评级跃升至AA,上海家化由CCC提升至A),133家评级等级不变,A等级以上公司数量由15家增长至38家。

截至2024年6月末,国内ESG公募基金产品达到273只,规模超过2600亿元。沪市ESG信息披露、评价与投资良性互动的市场生态已初步形成。

引导更多上市公司披露高质量ESG报告

沪市公司在ESG实践方面的有益探索,为制定ESG信息披露中国标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前期,有部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反映,希望上交所结合上市公司实践,提供更加具体的应用指南,帮助上市公司更好理解和落实《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相关要求。为此,在中国证监会的统筹下,上交所深入研究国内外ESG信息披露制度成果和上市公司优秀实践,按照“重点优先,分步推进”的原则,分批次起草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为上市公司建立完善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识别重要议题、分析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等提供“工具箱”,降低披露难度和成本,引导更多上市公司自愿适用相关要求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

本次《指南》内容先行设置《第一号 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和《第二号 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其中,《第一号 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在第二章明确重要性议题的定义及披露要求,提出重要性议题识别和分析的通用框架,并重点就影响重要性、财务重要性议题的识别和分析提供可参考的分析方法以及示例。从沪市公司2023年ESG披露实践来看,已有部分公司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调研等与利益相关者充分沟通,评估议题影响程度,建立了成熟的实质性议题识别机制。期望通过更加全面、更高质量的ESG披露,取得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如福耀玻璃表示,在每次ESG报告编制前,公司会开展在线、线下等多元化的沟通渠道,与利益相关方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根据与各利益相关方沟通情况,开展ESG重大性议题评估,以保障公司经营发展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相统一,同时公司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提供鉴证服务,提升报告的公信力、准确性和投资者认可度。

上交所表示,后续将在中国证监会统筹下,根据市场需要加快推进其他重要议题具体指南的制定,逐步实现对《指引》重点内容的全覆盖。未来将形成以《指引》为强制性和底线要求,《指南》为参考性规范和典型实践推荐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中国资本市场实践正在不断丰富ESG的内涵

沪市公司ESG报告议题覆盖程度较高,并积极探索披露中国特色议题。在2023年度ESG相关报告中,平均披露的EGS实质性议题数量约为18个,超7成公司设置了指标索引。广州港等11家公司披露的实质性议题数量超过50个,94家公司识别实质性议题超过30个,480家公司识别实质性议题超过20个。议题基本覆盖应对气候变化、污废排放、能源利用、产品和服务安全与质量、员工健康、消费者保护、反商业贿赂及反贪污等常见议题。同时,大量公司正积极探索结合我国实际的特色议题,如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一带一路”、长江保护、国资保值增值、保供保就业等中国特色议题。

例如,沪市公司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补链强链等方面贡献突出。沪市公司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与所处行业的特点,积极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约有1177家公司披露了相关内容,合计投入超1000亿元,通过资金帮扶、消费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人才振兴、涉农贷款、支农支小等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举措,促进当地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保障供应链安全、补链强链方面,1800余家公司披露了具体措施和成效,如科创板公司思特威-W的SC580XS、SC550XS、SC520XS等多款高端5000万像素CIS芯片已量产供货给国内主要的手机厂商,替代日本索尼,解决客户在核心元器件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并助力其实现90%以上核心部件国产化。南网储能突破国外厂家的封锁,掌握了抽水蓄能机组设备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抽水蓄能技术全面自主化,推动国家装备制造能力提升,保障抽水蓄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举报
相关阅读

大变局下的价值分野与治理重塑:ESG议程与全球秩序的未来

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已从伦理投资演变为全球资本市场核心议程。曾被寄望成为通用商业语言的ESG,在当前多极化世界格局下,未能凝聚全球共识,反而成为不同发展模式、文化价值和治理逻辑冲突的场域。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使ESG不再是纯技术或财务框架,而是反映不同文明体对现代化、国家与市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理解的政治文化现象。

194 06-30 16:58

上交所:将推动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大分红力度,增加分红频次

未来,上交所将推动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大分红力度,增加分红频次,用好回购、并购重组、投资者交流等市值管理工具,持续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177 06-06 18:50

食饮行业可持续实践的价值跃迁:从康师傅看ESG理念到商业的进化之路

35 06-06 09:11

“提质增效重回报”成“必答题”,科创板超八成公司参与发布专项行动方案

本次年报披露期间,479家科创板公司在评估2024年度行动方案同时发布2025年度行动方案,板块覆盖面超八成;头部公司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科创50、科创100成份股公司全部披露了行动方案。

32 05-15 12:10

A股公司ESG评级持续提升,监管趋严信披也面临新挑战

2024年,约26%的A股公司评级上调,集中在非必需消费品、金融和医疗保健等行业。

87 05-11 16:4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