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超20亿元外资集采产品采购意向达成!创新药械加速入院

第一财经 2024-11-08 19:51:43 听新闻

作者:钱童心    责编:陈姗姗

借助进博会的平台推介相关政策,我国医保的领域营商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礼来、强生等外资医药企业分别与上药控股、上海市药事所签订了采购意向书,但具体的产品尚未确定。

11月8日,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在进博会举行集中签约,本次签订采购意向的产品主要包括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本市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部分外资企业中选产品,意向采购金额总计约21.6亿元,其中药品的意向采购金额为3.4亿元,高值医用耗材的意向采购金额为18.2亿元。

借助进博会的平台推介相关政策,我国医保的领域营商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礼来、强生等外资医药企业分别与上药控股、上海市药事所签订了采购意向书,但具体的产品尚未确定。

作为国内最早探索开展药品带量采购的地方医保部门,截至目前,上海市医保局已组织开展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涉及374个品种,中选企业超700家,中选厂牌超1500余个,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借鉴药品带量采购的成功经验,上海也开始探索对高值医用耗材开展带量采购。

与此同时,上海也加大对创新医疗药械的鼓励和支持。去年7月,上海医保部门会同6部门联合出台《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28条措施”),从支付端提出支持创新28条措施。

28条措施提到,调整优化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医院不得以用药目录数量、“药/耗占比”等原因限制创新药械入院。对取得国家医保耗材编码、符合本市可另收费耗材目录管理规定的产品,企业可直接申请挂网采购,实施一门受理,减少办理环节,提高审核效率,加快临床使用。

28条措施还要求在DRG/DIP支付方面对创新药械予以倾斜,提高新技术应用病例支付标准,新技术应用高倍率病例不设控制比例,成规模新技术应用可独立成组。

作为生物医药的研发高地,截至9月,上海已获批4款国产1类创新药和9款Ⅲ类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的获批数量与2023年全年持平。

随着上海基本医保对创新药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创新药械在医疗机构使用大幅增长,创新技术在医保支付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在2023版DRG支付分组方案中,对新技术新项目单独成组17组,涉及病例4.5万例,单列支付金额5亿元。

上海市医保局称,截至目前,28条措施全部落地,上海创新药械多元支付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对上海“新优药械”目录内的创新药支付实现全覆盖,创新药械入院通道方便快捷。 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医保支持创新“28条”措施落实落地,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医疗器械公司和药企纷纷推出全球首展、首秀产品,另一些产品则加速了在国内的上市进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教授也参加了今年的进博会。樊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创新医疗技术包括检验检测技术、医疗装备器材技术、药物靶点与药品开发技术等,应围绕临床需求,即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医学难题或为提升现有手术水平,进行全链条的研究,包括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和临床验证及应用研究,继而形成成熟可应用的技术、产品、药品,通过医、研、产、政共同推进转化,让这些先进的医疗技术转化成临床上可使用的产品,以造福广大病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