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景莹:加强中日民间交流,推进新时代地方合作

第一财经 2024-11-11 11:13:30 听新闻

责编:顾晓燕

在 “传承世博精神,推进中日民间交流” 论坛上,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一级巡视员、上海市社会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景莹发表了 “加强中日民间交流,推进新时代地方合作” 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世博历程中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中日民间交流与合作的展望。

在 “传承世博精神,推进中日民间交流” 论坛上,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一级巡视员、上海市社会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景莹发表了 “加强中日民间交流,推进新时代地方合作” 的主题演讲,分享了世博历程中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中日民间交流与合作的展望。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一级巡视员、上海市社会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 景莹

世博记忆与精神激励

景莹回顾了参与世博会申办的经历,她提到,世博会作为汇聚各国经济、科学、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其主题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的诞生,源于对城市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深刻思考。这一主题不仅体现了城市追求文明、提供优质教育、卫生和文化交流的目标,也反映了上海人在筹备世博会过程中谦虚学习、追求卓越的精神。
朱鹮:中日民间交流的文化使者

发言中,景莹特别讲述了朱鹮在中日民间交流中的特殊意义。朱鹮这一美丽而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的鸟类,曾因环境污染面临生存危机。日本曾从中国陕西洋县引入朱鹮,随着环境改善,朱鹮在日本繁衍。在上海世博会的日本馆中,朱鹮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元素被展示,这激发了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的创作灵感,团队于世博会结束后创作出舞剧《朱鹮》。该剧在中日关系处于冰点时期赴日演出,引起轰动,安倍内阁全体出席观看,演出期间时任全国友协会长李晓玲会长也与安倍进行了深入交流,强调了中日友好世代传承的重要性。如今,《朱鹮》舞剧持续演出,朱鹮元素还走进进博会,捷克水晶制造商打造的水晶朱鹮系列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发布。朱鹮不仅成为文化交流的象征,且这只 “和平之鸟” 将于明年登上大阪的舞台,继续传递和平、环保与友好的理念。

展望中日民间交流与合作

景莹表示,朱鹮的故事体现了中日民间交流中文化、生态保护与经贸合作的紧密联系。从世博会到进博会,希望世博精神得以传承,进博会的开放姿态传递全球。她强调,中日民间交流应不断深化,通过文化交流增进理解与信任,在生态保护等全球性议题上加强合作,进而推动经贸等多领域合作迈向新高度,实现新时代地方合作的持续发展,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