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无疑是21世纪全球地缘政治中一幕非同寻常的历史大剧。自1973 年加入欧盟前身欧洲共同体以来,英国始终在欧洲一体化的步伐中保持自己的节奏——从保留英镑到在多项欧洲政策上的谨慎立场,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一直微妙而复杂。
2016年6月的全民公投,以52%微弱优势的赞成脱欧票,决定了英国退出欧盟,正式开启了一场长达数年的政治博弈。这场公投不仅引发了英欧之间艰难的贸易、法律和边界谈判,更直接冲击了数十年来形成的经济联结和社会共识。
尽管公投仅耗时一天,但其后长达四年半的脱欧谈判却波澜起伏。随着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及同年12月31日过渡期的结束,英国彻底告别欧盟。但代价随之而来,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受挫、关税壁垒重建、苏格兰独立情绪加剧……脱欧对英国产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波及其经济、社会及其全球影响力,持久而深远。这不仅是英国的内部选择,更是全球化中的一声警钟,给欧洲乃至全球秩序带来新一轮的不确定性。
第一财经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持续进行英国脱欧现场报道的财经类专业媒体,见证了脱欧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从公投时刻、脱欧后的议会僵局到谈判搁浅,从市场震荡到“无协议脱欧”的危机阴云,驻伦敦记者王蕾和陈玺宇发回多篇报道,如2016年6月27日的《“风暴眼”英国,公投退欧后的48小时》、2018年3月29日的《英国脱欧倒计时一周年:民众焦虑满满,商界一头雾水》、2020年2月1日的《脱欧钟声敲响,英国正式脱欧》《从此分道扬镳!英欧新型关系难料,伦敦金融地位难保?》,通过一系列现场报道和深度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透彻的脱欧进程,以及脱欧背后的经济复杂性和对全球市场、对地缘经济格局的影响。
英国议会大厦广场上伫立着倡议建立“欧罗巴合众国”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铜像。2020年1月31日,广场上人声鼎沸、歌声嘹亮,建筑物上蓝、白、红三色灯光闪烁,米字旗在夜色细雨中随风摇曳。这一幕至今仍留在笔者的脑海中。然而,英国的普通民众、经济学家、政客对英国未来前途的悲喜并不相通。
其中,人们最担心的是英欧贸易关系将如何建立,伦敦金融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否能够保住。在报道中,时任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的孟珂琳(Catherine McGuinness)对记者表示,尽管部分机构已开始转移业务,但伦敦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深厚的资本基础和全球吸引力依旧存在。巴克莱银行前主席杰瑞·格里姆斯通(Gerry Grimstone)也乐观地认为,脱欧的挑战也意味着新的机会,英国在自由贸易和全球投资方面或许能创造出一条更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截至发稿,鸿博股份3连板,利通电子、ST华通涨停,平治信息、亿田智能、润建股份等多股涨幅居前。
专家表示,如果能盘活呆死矿,将激活至少万亿元投资,增加大量采矿产能,助力找矿突破和增储上产。
广东近年来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连续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重大专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规则的重要性,旨在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数据要素的有效流通和价值实现,进而赋能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