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新闻】
最近土地市场突然热闹起来,一些民营房企开始积极拿地。比如今年前三季度徐州土地市场上民企“零拿地”的情况终于在9月底被打破,当地首幅“第四代住宅”地块成功卖给了一家新成立的民企;在今年杭州五批次宅地供应中,拿地主力成了民企。
自2021年下半年起,由于财务爆雷、房企出险叠加楼市销售走弱等因素,不少民企几乎完全失去投资能力,逐渐在土地市场销声匿迹。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土地成交规模同比下降20%,创下2010年以来全国土地交易规模的新低。从今年9月底开始,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批新的资金开始进军房地产。
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基本批复之后,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也陆续获批。已有包括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沈阳、大连、济南等8个副省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获得批复。
这些中心城市分属不同的区域,但是,在功能定位上,大多数中心城市都有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中心和交通枢纽等功能定位,这三大要素成为中心城市的“标配”。
在外商投资企业获准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2个月后,6家外企在浦东完成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将启动相关业务。
作为上海自贸区的核心承载区,浦东新区在全国优先布局细胞和基因产业,起步最早,产业基底厚实,发展势头强劲,有成为“核爆”产业的基础。目前,区内细胞和基因产业企业主体高度集聚。区内现有上下游企业120多家,其中,产品型企业80多家。
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公布了2023年31个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
从平均工资来看,非私营单位中,共有21个省份超过10万元,其中,上海、北京、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宁夏和海南位居前十。在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方面,位居前五的分别是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全部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新政策、新动态】
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部署,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升公司质量培育龙头企业
上海:到2027年新材料产值达到3500亿元,新材料占原材料工业产值比重超过45%
(点击标题可查看全文)
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新动向
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新动向
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物流降本增效、营造高水平口岸营商环境、坚决守护国门安全、提升整体智治水平等5个方面。
随着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7700公里。
点击查看长三角一周新政策、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