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指出,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展望2025年,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稳投资扩内需工作存在挑战,但更有机遇。“投资作为内需的重要构成,其中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长稳健,与重视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政策思路密切相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说,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实现圆满收官,投资或将作为一大着力点,实现经济发展质升量增。基建投资增速方面,“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有望为基建投资带来更为充足的资金。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记者表示,预计2025年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7%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将构成新的投资项目来源。
重大项目对于投资平稳增长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伴随项目建设专项债发行规模扩大,以及项目落地速度加快,后期基建投资有望提速。第一财经整理发现,大部分机构预计,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有望扩大至6%,继续发挥托底经济作用。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突破20亿
理想汽车2025年6月交付36279辆
国家药监局重磅举措,10只滞涨股具备“高研发强度+高增长潜力”双重特征
经济学家们认为,接下来应进一步提振信心、扩大内需、深化开放、强化创新,将外部的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