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4%(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6%。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分三大门类看,11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制造业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
分经济类型看,11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股份制企业增长6.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4%;私营企业增长4.5%。
分行业看,11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3.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5.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5%,纺织业增长5.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0%,汽车制造业增长12.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7.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5.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
分产品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619种产品中有37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钢材11881万吨,同比增长5.1%;水泥16934万吨,下降10.7%;十种有色金属671万吨,增长1.5%;乙烯284万吨,下降1.7%;汽车344.8万辆,增长15.2%,其中新能源汽车157.4万辆,增长51.1%;发电量7495亿千瓦时,增长0.9%;原油加工量5851万吨,增长0.2%。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1%,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355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4%。
6月份PMI指数小幅回升,表明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效果继续显现。
工信部制定印发《意见》,旨在强化制造业计量有效供给,深化制造业计量应用赋能,推进制造业计量创新升级,提出14项重点任务。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鼓励早期投资、创业投资加大对制造业计量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本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计量机构上市融资。
特别是以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彰显工业经济发展韧性。
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变数仍多,多重风险交织叠加,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