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责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于舰丨民营企业走过了从谋生存到兼济社会责任的成长之路

第一财经 2024-12-17 10:42:36 听新闻

责编:顾晓燕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日益展现出独特的活力与担当,其社会责任实践正不断丰富和深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日益展现出独特的活力与担当,其社会责任实践正不断丰富和深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院长于舰在2024年12月13日举行的“2024第一财经•善商业论坛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颁奖盛典”上表示。

于舰提到,第一财经早在17年前就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当时这一话题鲜有人问津。如今,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社会热点,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社会意识的进步,也彰显了企业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日益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已从早期的萌芽阶段逐渐走向成熟,如今正以更加系统、多元的方式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前两年分别关注了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后,今年第一财经聚焦民营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持续关注并深度探索,并发布《2024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民企兼济成长之路》。

于舰在现场进行了报告解读,她介绍,本年度报告以“民企兼济成长之路”为主题,深入剖析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与演变。报告通过多维度研究,展现了民营企业如何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意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企业战略与日常运营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模式。

于舰表示,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新、从单一实践到系统管理的演变。早期,民营企业多以生存为首要目标,社会责任意识相对薄弱。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民营企业逐渐成熟,开始在社会责任领域展现出更多自我意识和多元化实践。特别是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案明确公司要承担社会责任后,民营企业积极响应,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管理并进行信息披露。数据显示,2006-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快速增长,到2024年12月,发布ESG信息披露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占比超过50%,其中超过43%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发布了ESG报告,大型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方面与国有企业的差距逐渐缩小。

她介绍了报告中选取的多个典型民营企业案例,呈现了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积极探索。胖东来作为零售业的明星企业,以独特的“土洋结合”管理模式引发关注。其转型不仅提升了自身可持续性,还对同行产生了积极影响,如对永辉超市的“爆改”。胖东来注重员工生活质量,倡导减少加班,传递“好好上班、好好生活”的理念,同时在企业文化中融入社会责任感,如倡导合理彩礼,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企业力量;神农集团在农业领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将乡村振兴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展现出“有温度”的农业发展模式,体现了民营企业在国家共同富裕战略中的积极作用;荣庆物流作为小型企业代表,在绿色产业链建设中从被动转为主动。这一转变体现了供应链管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表明即使是小公司,在绿色发展浪潮中也能发挥重要影响力;腾讯等大型民营企业则在科技向善、响应国家战略方面表现突出。腾讯提出“科技向善”战略,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内需部署,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体现了互联网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展示了民营企业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于舰详细阐述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多种模式与特点。例如,一些企业从自身发展需求出发,将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正泰集团就是典型代表,其创始人深刻认识到低碳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要求,更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积极在用电产业链上布局低碳产品,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新生代民营企业则展现出更多元和明显的社企特点,它们往往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创业初衷,在实现企业价值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像海辰储能致力于解决用电难题,为无电地区提供能源解决方案;蓝晶微生物专注于攻克塑料污染问题,推动环保事业发展;建为历保从房地产领域转型,投身历史文物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出海过程中,民营企业积极适应国际规则,将国际先进理念与本土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化水平,同时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民营企业的智慧与力量。

于舰表示:“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与创新,不仅为企业自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我们期待民营企业继续发挥灵活性与创新性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为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