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欧莱德:重新定义“原料”概念,打造低碳闭环模式

第一财经 2024-12-17 23:24:06 听新闻

作者:一财产经    责编:彭海斌

2023年,欧莱德提前两年完成RE100再生能源承诺,实现100%绿电使用,同时提前七年达成SBTi科学减量目标,将碳排放减少超过60%。

作为全球首家实现全组织与全产品碳中和的美妆企业,欧莱德通过技术创新、供应链升级和行业合作,为全球美妆行业树立了全新的绿色标杆,同时为零碳未来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年,欧莱德提前两年完成RE100再生能源承诺,实现100%绿电使用,同时提前七年达成SBTi科学减量目标,将碳排放减少超过60%。

这些成就展现了欧莱德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领导力,也证明了净零排放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生存力。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欧莱德打造的绿色供应链体系,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到物流配送,全环节都注重可持续性。

欧莱德的生产工厂通过绿色工厂认证,实现零废水排放,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成为行业绿色制造的标杆。在包装设计上,欧莱德采用单一材质和100% PCR再生材料,并通过生物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在物流环节,公司采用循环箱和环保胶带,并逐步实现物流电动化,减少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形成从生产到消费的低碳闭环模式。这些举措不仅帮助欧莱德实现了运营碳中和,还带动上下游伙伴共同迈向绿色转型。

此外,欧莱德将碳管理贯穿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环节,严格遵循ISO14064-1与ISO14067国际标准,覆盖范围一、范围二及范围三。此外,欧莱德还通过内部碳定价、TCFD(气候相关财务揭露)和CROI(碳投资回报率)等工具,推动碳管理系统化,为美妆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净零转型路径。

关于实际运用的产品,则不得不提及2011年欧莱德推出的全球首款零碳洗发精。该款产品从绿色原料到循环包装设计,开创了美妆产品的绿色先例,成为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此外,欧莱德通过与全家便利店的合作,探索跨产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将咖啡渣等零售废弃物转化为高价值美妆原料。这一合作每年可处理超过1000吨废弃物,显著降低环境负担,同时为消费者带来兼具美妆功效和环保价值的产品。

不仅如此,欧莱德还将农业副产品转化为护肤和美妆原料,例如将香蕉皮、高粱副产品等农业废弃物提炼为化妆品成分,既提升资源利用率,又减少碳排放。这些实践展示了“副产品变黄金”的创新路径,为资源浪费找到了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欧莱德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如何建构一个真正永续的绿色供应链。传统的供应链思维往往局限于单一产业内的原料采购和加工,这种模式不仅造成资源竞争,更容易导致原料成本攀升,限制了永续发展的可能性。

面对这些挑战,欧莱德采取了三个层面的创新突破:首先是突破产业界限的原料创新。重新定义了“原料”的概念,将目光投向跨产业的资源整合。其次是供应链标准,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评估和认证体系。再次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将传统的线性供应链转变为循环经济模式,打造绿色供应链,推动产业链执行绿色永续计划。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荣耀:绿色环保与科技向善的双螺旋|2025中国上市公司ESG报告洞察

荣耀的ESG实践已走出"政策合规驱动"的初级阶段,进入"战略价值驱动"的高级阶段。随着AI技术在无障碍创新、绿色制造提效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持续深化,其有望在ESG领域形成更显著的差异化竞争力,为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路径。

36 09-15 16:51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原创”,施耐德电气持续加强在华本土化战略|活力中国调研行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全球多极化等趋势正重塑当前产业格局。

7 94 09-12 13:49

UNGC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走进固德威 开启供应链赋能新篇章

“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立25周年的旗舰项目,旨在遴选在可持续发展、供应链责任担当和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链主企业,通过共享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经验,推动全价值链践行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作为光伏行业绿色转型的领军企业,固德威凭借在绿色制造、智能创新及供应链尽责管理方面的突出实践,成功入选UNGC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

52 09-08 16:09

智启绿能 行致中和——2025零碳峰会正式举行

本届大会由第一财经、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共同主办。

191 08-29 23:58

零碳同行者丨任文伟 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区域主任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正在推动能源系统从传统的线性供应向灵活、低碳、高效的智能网络转型。

20 08-26 17:1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