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银行板块再度走强,截至发稿,上海银行、光大银行涨超3%,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沪农商行等多股涨超2%,郑州银行、工商银行等跟涨。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会议表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引导银行充分满足有效信贷需求,增强信贷增长稳定性。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传导,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另据证券日报,今年以来,长期处于估值“洼地”的银行股颇受资金青睐,不少上市银行获重要股东增持。公开信息统计显示,10月份以来,苏州银行、南京银行、沪农商行、成都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的重要股东出手增持自家股票。
二级市场上,同花顺数据显示,银行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达到35.21%,大幅跑赢大盘。展望2025年,不少券商分析师依旧看好来年银行股的投资价值。
湘财证券表示,四季度以来财政加快发力,基建投资、以旧换新等政策持续推进,有望推动信贷增长趋稳。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仍然趋于下行,规范同业存款定价等负债端成本管理措施加强,缓解息差压力。政策优化对房地产领域的金融支持,同时地方化债力度加强,房地产与城投资产风险将继续化解,巩固银行资产质量,有助于稳定银行股估值。
银河证券指出,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坚持扩内需、稳预期导向。财政政策积极发力,利好银行信贷。货币政策转向宽松,适时降准降息,银行息差仍承压,但负债成本优化成效释放有望加速。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导向不变,银行资产质量有望受益。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将进入收官之年,市值管理力度加大有望提振银行估值中枢。
国泰君安表示,从交易节奏上看,2025年银行板块在跨年期间、下半年政策见效经济向好得到实证初期,有结构性投资机会。银行板块在跨年阶段通常有超额收益,预计2025年依旧不会缺席。924政策转向后市场对“稳增长”的预期回暖,风险偏好明显回升。但政策见效需要落地和传导时间,短期仍是强预期和弱现实的交替往复。基此,本轮跨年行情建议优选兼具复苏弹性和业绩支撑的个股。
上周货币宽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将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做好金融支持。
国有大行股价持续上涨,反映市场对银行业绩韧性和资产质量的乐观预期,以及在高波动市场中对低风险和高股息资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