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可持续第一课”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自1987年联合国发布《我们的共同未来》报告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核心议题。如何将可持续融入到社会发展、企业兴盛和代际传承中,需要全球有生力量的整合,也需要可持续认知的广泛传播让更多的公众加入到可持续行动中。
基于此,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Oatly、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自在公益影像共同发起“可持续第一课”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汇集了来自学术界、可持续发展各行业经理人、商学院的伙伴们,为可持续发展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图谱和技能地图。
“可持续第一课”开课现场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张琳主持。
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张琳
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与各方联合推出的“可持续第一课”,旨在快速集合社会各界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知识精华,凝聚全国乃至全球的力量进行协作,募集和开发前沿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向教育、商业和社会部门快速传导,加速人类社会在该领域的进程。研讨会现场,“可持续第一课”课程委员会正式成立,随后首期推出的三门课依次亮相。
课程委员会成立仪式
【课程1】《可持续发展通识第一课》
“持续关注、参与可持续,持续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管理学院主任柳云虎讲述了全球可持续发展历程、系统逻辑、在行动中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生动、可视化的方式深度解读SDGs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愿景与挑战,他指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不仅是一系列国际承诺,更是面向全球进步和公平的行动指南,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要以过去的经验和理论,培育现在的人,去解决未来的问题。
【课程2】《企业全价值链碳管理》
“我们要做世界上最好的可持续第一课”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博士在全价值链碳管理和碳披露的问题上分享了他的深刻见解。他强调,碳管理正在成为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企业在进行碳管理时,可以按路径和阶段采取不同方法,在可持续商业上形成“矢量”,在全价值链上布局自己的碳生态,完成从设计到使用,从商业到社会的可持续闭环。
【课程3】《可持续食物系统建设与再生农业》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锐带来的课程深入到农业农村和食品领域,系统介绍了大食物观、食物安全观的深刻内涵。他运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新型绿色农业的核心价值,明晰了绿色农业是以人为本的农业这一根本宗旨,从学术和政策的角度对绿色农业的发展进程、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度解读。
上海悦孜可持续农业项目总监 王海
期间,上海悦孜可持续农业项目总监王海分享了可再生农业试点项目不凡的成果,如何以驱动食物系统的转变为目标,在与生产商的共建中为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影响力。案例中提到OATLY从原料与包材采购、生产、运输、分销的全供应链路上都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实施积极措施,包括严格执行可持续采购政策、完成中国首个燕麦再生农业认证、中国首厂(自2022年)实现100%使用可再生电力等等。
圆桌讨论
最后圆桌对话环节邀请到宝山区发改委绿色发展科李勇,Oatly大中华区总裁张春,Empact中国区总裁杨祯慧,围绕着“先行先试:消费品行业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分享可持续商业领域的现状与未来。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周旭峰担任主持,通过多轮对话,他在总结时指出,应该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不同于按部就班的传统学科建设,而是根据挑战来不断颠覆重构的新型体系。发起“可持续第一课”这个公益项目,希望能够推动更多跨学科交流和协作,加快人类社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进程,更好地应对气候危机和社会挑战,共创美好未来。
晨光相信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创造可以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企业长期价值的战略锚点。
2025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合计10.3万亿元,其中超8万亿已经分配至各省份
建立和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消费侧碳足迹测量方法学显得尤为关键。
第一财经研究院对比意见稿和此次发布准则发现有五处重要改动,准则体现了政府对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企业行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