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出海,我的心情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句歌词写的那样,“你问我要走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出海的决心如此坚定。我想说是为了同世界分享,分享中国新能源技术带来的希望和繁荣。因为1000多年前的中国先进技术出海为人类带来文明的历史,给了我启示和信心。
源于汉朝的造纸术和唐朝的雕版印刷,再到宋朝的活字印刷技术发展,终于让书籍走入寻常百姓家,极大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和文明的发展,让宋朝成为当时世界最繁荣的经济体。当宋朝孩童读着“三字经”和“千字文”的时候,中世纪的欧洲人的文盲率却是99%,只因书籍太昂贵,制作一本书往往要上百张羊皮,再百里挑一找到那个识字的人,花上数月乃至一年来抄写,结果是一本书的价格往往是一座房子的价格。
随着来自中国的造纸和印刷术通过阿拉伯人开始在欧洲传播,此时的欧洲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光明来自东方”,马可波罗就是这个东方奇迹的亲历者。13世纪意大利成为了欧洲的造纸中心,而随着15世纪在中国活字印刷技术上改良的古登堡印刷机的出现,书籍终于可以大规模生产,成本降到了以前的万分之一。当知识得以普及,欧洲文艺复兴的大幕也从此拉开,人类的文明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文明有两个车轮,一个是知识,一个是能源。在知识的普及推动了文艺复兴后,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紧接着带来了工业革命,煤炭的能量被蒸汽机释放来驱动世界,钢铁、电力、化工产业相继崛起,石油同内燃机的结合创造了汽车产业和更多的工业文明。今天当我们到了人工智能的时代,发现原来能量可以制造智力,只有超级的能量和算力,才能创造超级的智力,人工智能的尽头居然是能源。
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能源,同工业革命前比,今天人类的能源使用量增加了100倍。然而我们又面临着环境的挑战,化石能源排放带来的二氧化碳正在带来气候危机。2024年已经是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上一次当人类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今天的420ppm的时候,是300万年以前,那个时候温度比今天高两度,海平面比今天高20米。
为人类的可持续未来解决挑战,这是18年前我创立远景能源时树立的使命。我们下决心要用风电、光伏和储能取代煤炭来发电,让用可再生电力制取的绿色氢能、甲醇和生物燃料取代石油和天然气,让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驱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成为新的电网。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新煤炭、新石油和新电网,必将开创美好能源世界。因为可再生能源无处不在,免费而且永不枯竭。太阳一个小时的照射能够满足地球一年的能源使用,即使人类能源需求再增长100倍,也不过是100小时的太阳照射。我在想,为什么不能够让人类能源的使用再增加100倍、1000倍,我们将会实现更加的繁荣。
18年过去了,风电和光伏的成本下降了10倍,而中国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增长了百倍。
今天中国的风电、光伏、电池和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千年前出海的印刷和造纸技术大幅降低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成本,今天出海的新能源技术将大幅降低人类获取能源的成本,带来新的繁荣。
这是一张拍摄自老挝胡志明小道的照片,或许大家并不知道胡志明小道的大部分在老挝境内,今天道路两侧仍旧有战争遗留下来的地雷和炸弹,随着远景风机的竖起,地雷和炸弹逐渐被清除,当远景风机缓缓地转动,绿色能源点亮了村庄,也点亮了人们的希望,战争给人们留下的创伤正在慢慢地淡去,升起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大都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正和我们一起走向世界,开创新的能源文明。回望千年以前,来自东方的造纸和印刷术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文明的进步,今天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必将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将为全球带来新的繁荣,这个繁荣是人类命运的共同繁荣,是生态的繁荣,是永续的繁荣。
(作者系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本文为张雷“2024央视财经跨年演讲”内容)
金风科技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马金儒表示,未来,中国风电市场仍然以陆上风电为主,所以公司的订单也会是陆上风电远大于海上风电。
中国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编者按】随着ESG多项国际准则生效实施,ESG的发展进入新纪元。2024年,ESG理念迎来2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与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第一财经联合推出“ESG+20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系列访谈”节目,通过对话20位中国企业家的形式,结合实地走访受访企业的实践成果,探讨中国企业领导者在可持续发展、ESG及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洞见、成果和领导力。
此次连州市风光电站项目出现用地重合,是新能源发电项目在用地方面所遇挑战的一个缩影。
机构预计,2025年中国风机制造商将在更多以前由美国和欧洲企业主导的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