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日,彭博社发布报告称,欧洲天然气库存量正在以2018年以来最快的速度消耗,目前欧洲天然气库存量由峰值迅速下降了25%。
报告称,尽管预计欧洲不会立即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但由于需求不断上升,欧洲天然气储存设施内的天然气容量已经从去年同期的86%降至约70%。这也意味着,目前欧洲天然气库存由去年达到峰值时占最大可储容量的超90%乃至接近饱和,迅速下降了约25%,是2018年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天然气库存的迅速减少可能会影响欧洲各国为2025年冬季建立库存的行为。此外,从本月8日起,预计寒冷天气将从欧洲西北部蔓延至更多地区,届时可能导致当地供暖需求增加,天然气库存消耗量进一步攀升。
此外,据路透社6日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停止从乌克兰过境,欧洲的天然气输送方向随之发生剧变,目前传统上进口天然气的德国反而成了一些国家的供气国,目前奥地利与捷克已经开始从德国进口天然气,但报道没有说明德国天然气的来源。
分析人士称,预计奥地利和斯洛伐克经济将因为本次乌克兰“断气”面临风险,欧洲正在依赖液化天然气供应来替代从俄罗斯管道运输天然气,这增加了价格波动的风险,而此前挪威液化天然气工厂关闭等意外事件如果未来再度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欧洲天然气的价格波动,届时一些中欧国家将受损尤为严重。
业内人士认为,法案或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成本,天然气发电的竞争优势将增强,从而带动美国天然气产能增长,加剧与俄罗斯、卡塔尔等主要出口国的竞争。
西气东输四线气源主要来自中亚和塔里木气田。与二线、三线联合运行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将升至千亿方,可满足国内去年1/4的天然气消费需求。
这些货船直到临近装船的时间才会进入海峡。
海上勘探开发技术难度远超陆上作业。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如何实现今年上产4000万吨目标并保障桶油成本优势?在“双碳”目标下,又该如何参与绿色低碳转型?
为保障“煤改气”项目的可持续性,中国燃气首创“保供协议”模式,推动政企责任共担,解决管制气资源协调、气价倒挂补贴、居民用气稳定供应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