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据上交所官网,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于1月20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以下简称科创综指)及其价格指数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以下简称科创价格)。科创综指从科创板中选取符合条件的全部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表现。
科创板自2019年7月开市以来,整体运行平稳,充分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功能,持续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截至2024年底,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81家,总市值规模超6.34万亿元。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稳步提升,投资者对表征科创板上市公司整体运行情况的指数需求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研究推出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为科创板市场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表征工具。
科创综指是科创板的重要核心指数,与科创50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从不同角度表征科创板运行情况。从指数定位看,科创综指定位于综合指数,市值覆盖度接近97%,主要发挥对科创板市场整体表征功能,兼具一定的投资功能;而科创50指数定位于成份指数,从科创板选取代表性证券,市值覆盖度45%,主要发挥投资功能。从市值分布来看,科创综指包含大、中、小盘各种类型证券,样本总市值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113亿元和51亿元,与科创板全市场基本一致;而科创50指数则包括科创板大市值龙头证券,市值平均和中位数市值分别674亿元、370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综指的行业分布较为均衡,半导体、电力设备、机械制造和医药等行业数量和权重占比较高,其中半导体权重38%;而科创50行业分布则更为聚焦,半导体权重占比达62%。
近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始终围绕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部署,科创板指数体系愈发完善,投资“工具箱”不断丰富。截至目前已发布26条科创板指数,构建了覆盖规模、主题、策略等类型的科创板指数体系,境内外相关产品跟踪规模约2500亿元,有效引导资金支持“硬科技”发展,增强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此次科创综指的推出将进一步补充完善科创板指数体系,丰富宽基指数体系的多样性,提升本土指数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吸引增量资金入市、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只基准做市债ETF上市以来交投活跃,进入6月以来日均成交额74亿元。
未来,上交所将推动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大分红力度,增加分红频次,用好回购、并购重组、投资者交流等市值管理工具,持续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本次年报披露期间,479家科创板公司在评估2024年度行动方案同时发布2025年度行动方案,板块覆盖面超八成;头部公司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科创50、科创100成份股公司全部披露了行动方案。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持续强化产品宣介,帮助中小微企业更深更好地了解、运用资产证券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