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AI)正深刻改变着香港的出版行业。作为全球文化与商业的交汇点,香港凭借其大湾区活跃的科技生态系统和独特的双语环境,成为这一变革的前沿阵地。
根据香港生产力促进局(HKPC)2023年的研究,已有41%的香港公司开始应用AI技术,其中32%将其应用于营销和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
AI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提高运营效率和内容交付能力上。例如,AI可以自动化完成审校、翻译和社交媒体文案撰写等劳动密集型任务。在香港这样一个双语环境中,AI驱动的审校和翻译服务不仅提高了编辑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还满足了本地和国际市场的不同需求。此外,AI工具还被用于内容创作和编辑,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生产力,帮助出版商应对日益增长的快速交付和个性化内容需求。
数传幻景作为数传集团的香港子公司,成为AI驱动香港出版领域的重要力量。数传集团CEO施其明表示,通过利用AI技术,数传集团旨在提高运营效率和内容交付能力,帮助出版商满足个性化和快速生产内容不断增长的需求。数传集团近年来一直积极探索AI在出版领域的应用。
根据尼尔森数据2024年的调查,AI驱动的推荐约占在线图书销售的35%。出版商现在利用AI分析大量读者数据,从而为特定受众群体量身定制内容和推广材料。
尽管AI在出版业的潜力巨大,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在大湾区出版大会上,与会者讨论了AI生成内容的伦理问题,随着AI工具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担心AI创作作品的真实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偏见或不准确内容。此外,AI的兴起也引发了关于人类编辑和作家未来的讨论。尽管AI可以自动化许多任务,但它能否真正取代人类专业人士所具备的创造性判断和细腻理解,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此,行业专家们,包括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强调了在AI效率与人类创造力之间取得平衡的重要性。
随着AI工具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版商将能够利用更强大的技术来简化运营、降低成本并提升读者体验。AI在出版工作流程中的整合不仅仅是一个短暂的趋势,而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将塑造未来多年的行业格局。未来几年,香港出版业可能会看到更广泛的AI应用。
荔湾3-1平台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超4000天,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410亿立方米,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逐步形成,可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香洲区正积极推进魅力香洲十大行动,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推进低空飞行试飞场建设,重点拓展航空物流、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应用等业务场景。
现场,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韦朝晖推介第22届东博会,参会代表分享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应用经验,并就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东博会展开深入交流。
《经济学的未来》记录了2009年德国经济学界的大论战,探讨了秩序自由主义在德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中德经济学研究的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