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生物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21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MVA株猴痘减毒活疫苗I期临床研究启动会在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召开,启动会围绕临床试验方案、临床现场操作要点和难点进行了充分的培训与讨论。
该款猴痘疫苗于2024年9月9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是我国首款获批临床的猴痘疫苗,有望在我国对猴痘病毒导致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1月22日,MVA株猴痘减毒活疫苗I期临床首批受试者完成入组,标志着我国首款猴痘疫苗正式迈入临床试验阶段。该临床将在不同人群中充分评价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为疫苗上市积累更多临床支撑数据。
2024年,WHO再次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5年1月,我国报道了首起猴痘病毒分支Ib毒株聚集性疫情。
接种猴痘疫苗是预防猴痘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将协同研究者和相关方,加快推进该疫苗的临床研究与上市进程,更好满足我国应对猴痘疫情防控的重大卫生公共安全需求。
从覆盖范围看,此次《措施》对近年来涌现的“人工智能+”药械、生物制造、细胞与基因治疗、宠物药械、罕见病药、中医药、药械产品出海等新技术新赛道新业态,提出专项全链条支持举措。
2024年大型制药公司的授权交易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促进授权交易快速增长的部分原因是中国市场提供了关于新药研发大量试验的早期数据。
聚焦药企出海中的海外临床服务资源、市场分析和策略、海外网络搭建及商业拓展、临床申报咨询与实践、NEWCO实体设立及与MNC建立业务拓展渠道等核心需求。
相较于“脑控”智能设备而言,实现汉语的“意念对话”难度更大,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公司在实时汉语解码方面取得了又一项突破性进展。
上海医药决定终止在美国进行的三个研发项目的临床试验及后续开发,以聚焦优势项目和合理配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