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在中国之行结束后,他乘坐私人飞机飞往了日本大阪。
英伟达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确认,黄仁勋已于1月22日离开上海。而根据航班追踪网站FlightRader24的行程记录,黄仁勋乘坐的私人飞机已于当天中午左右飞往日本大阪。英伟达方面未就黄仁勋未来的行程发表评论。
黄仁勋在过去一周到访了深圳、中国台湾、北京和上海多地,他的中国之行受到各方密切关注,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上台之际。
英伟达于去年11月在日本举办峰会。日本是英伟达近期重点发展的市场之一。大阪也是日本云服务商聚集的区域。
就在黄仁勋结束中国“路演”之际,1月22日,英伟达股价大涨4.4%,市值超越苹果重返榜首,突破3.6万亿美元。当天,美国宣布了一项重大的AI基础设施投资“星际之门”。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出席了“星际之门”的发布会。软银集团也是该计划的重要参与方,预计出资金额达到190亿美元。软银此前还为OpenAI的融资贡献了5亿美元。
日本在美国新一轮的芯片出口管制框架下受到豁免。软银集团等日本公司正在日本本土加大AI基础设施投资。在去年11月的英伟达日本峰会上,黄仁勋与孙正义共同宣布,将合作在日本建设AI基础设施,包括投资日本最大的AI工厂。
“软银正在日本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投入重金,按下日本技术发展的’重启键’。日本不能错过这一轮的AI发展,我们需要基础设施。”孙正义表示。
黄仁勋称,软银正在使用英伟达Blackwell平台构建日本最强大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并计划将英伟达Grace Blackwell平台用于旗下一台超级计算机。
此前,日本首相石破茂已经承诺,将为日本半导体和AI行业提供10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4700亿元)的新支持。根据一份计划草案,新的资金框架将纳入160万亿日元经济效益的刺激计划中。
除了软银之外,日本其他云服务商也在争相使用英伟达的芯片建设AI基础设施。例如软银的竞争对手、总部位于大阪的Sakura Internet就正在加大对英伟达芯片的采购力度。该公司称,即将建成的数据中心很可能在三年内投入使用时就被预订一空。
Sakura Internet创始人Kunihiro Tanaka称,该公司考虑每年购买约10000个英伟达GPU。“为了满足滚雪球般的需求,可能需要50000至100000个英伟达GPU,10年后将需要100万个GPU。”Tanaka表示。
Sakura Internet与英伟达有多年合作。该公司主要服务于日本客户,包括国家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该公司也是日本政府委托建设公共云基础设施的第一家日本公司。
黄仁勋表示,所有供应商都需要客户,而中国这个市场非常独特,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不参与中国市场的意外后果和长期影响,虽然难以预测,但他怀疑结果不会乐观。
世界已经到达一个转折点——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资源,如同能源、水和互联网一样。
王文涛表示,中国吸引外资政策不会变,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市场规模巨大,应用场景丰富,创新创造充满活力,希望包括英伟达在内的跨国公司为中国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17日在北京会见了英伟达CEO黄仁勋。
“我甚至有点嫉妒我们的年轻一代。”黄仁勋表示,出生在这一代的年轻人会成为人工智能的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