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据国家数据局网站消息,1月20日上午,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主持召开研讨会,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听取意见建议。
会议认为,国家数据局成立以来,始终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为工作主线,通过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数据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数据要素×”行动等工作,推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积极稳妥推进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资产管理工作,探索股东可依法依规用数据作价出资等工作,共同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
会议认为,从数据要素价值实现路径来看,数据要素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协同,进入社会化大生产,进而创造价值。2024年,国家数据局重点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工作,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数据供出来、用起来。数据只有用得好,价值才能“显性化”。市场化是手段,价值化是目的。无论是数据产品还是数据服务,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创造价值、体现价值。数据资产和数据资本是助推和放大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路径。
会议指出,当前数据市场培育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要加快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大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让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企业降本增效里,体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体现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
会议强调,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涉及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相关工作也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需要政产学研合作,凝聚众智来共同解答、协同推进。国家数据局将与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密切协作,强化对地方工作的有效指导,鼓励在数据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加强场景需求牵引,推进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持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进程。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生产工具革新、场景驱动价值释放、流通生态重构、中小企业赋能和制度技术协同五大方面,推动数据要素从“沉睡的金矿”转化为“流动的血液”,驱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破局与共生,数据大使馆有望推动中国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塑造”全球数字秩序。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平衡安全底线(动态管控风险)与发展高线(释放数据红利),以此实现国家利益与全球公共品的共赢输出。这一创新实践,或将为数字时代的“休谟难题”(开放与安全的悖论)提供东方解法。
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加强统筹协调,联合国务院国资委,推进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多措并举推动中央企业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规则的重要性,旨在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数据要素的有效流通和价值实现,进而赋能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机构指出,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机制的完善,央企将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并有望成为各自产业领域数据治理的标准制定者与生态维护者,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