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深圳金融监管局组织召开2025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2024年深圳银行业保险业的运行情况和“绿色金融”大文章取得的成效。
据深圳金融监管局披露,2024年绿色信贷余额首次破万亿大关。截至2024年末,深圳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0230.91亿元,较2024年初增长21.07%,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7.99个百分点。2024年,深圳财险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累计签单保费3424.16万元,为高环境风险行业提供33.86亿元风险保障。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80.31亿元,同比增长27.33%。
此外,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环境信息披露。2024年深圳市披露机构主体达184家,规模和机构类型均居全国之首。
深圳在绿色金融领域能够走在前列,得益于政策制度保障不断完善。据介绍,近年来,深圳金融监管局会同市委金融办、市生态环境局和自然资源局制定全国首部蓝色金融指导意见,支持深圳建设海洋中心城市;配合深圳人行等部门出台《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协助广东省住建厅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绿色建筑产业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的通知》。
日前,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出台《关于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行动方案》(深金发〔2025〕1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出6方面32条举措,旨在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目标直指"双碳"战略与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根据《行动方案》规划,未来5年,深圳将基本建成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会也通报了2024年深圳银行业保险业的“成绩单”。截至2024年末,深圳金融监管局监管的银行机构资产总额13.57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9.77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47万亿元,资产和存贷款规模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2024年深圳金融监管局监管的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958.21亿元,同比增长9.4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位居一线城市首位。
(实习记者蒋习对本文亦有贡献)
明确万能险提供最低保证利率,允许保险公司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时,对万能险产品调整最低保证利率,特别是在利率下行期,可以通过降低最低保证利率,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同时,对期缴万能险适当提高基本保险费上限,鼓励发展长期万能险。
国家统计局: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9.6%
要求保险集团聚焦主业,简化股权层级,防止无序扩张;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以控制为基础,兼顾风险相关性,确定并表管理范围。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开展重大股权投资,可以投资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科技、大数据产业、现代农业等企业,符合监管规定的共享服务类企业,以及金融监管总局认可的其他企业。
涉企违规收费之所以呈现复杂性和反复性的特征,政策和法规制度不健全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