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揭牌仪式暨工作座谈会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举行。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陈清,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等出席活动。据悉,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是深圳探索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律师培训体系,提升涉外高端法治人才培养能力的创新之举。
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由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大学共同发起,主要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法域”所带来的法治经验、资源、人才等独特优势,发挥实务部门和高等院校各自所长建立的集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研究智库于一体的新型涉外法治人才培训机构。学院功能主要包含“三平台,一智库”,即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大湾区法律服务交流中心、“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以及大湾区涉外法律服务研究院。
据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将紧扣“引领示范”战略目标,坚持“立足深圳、联动港澳、辐射全国、放眼世界”的开放办学理念,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管理运营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吸引政府部门、法律服务机构、大型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建,逐步形成发起单位搭台、多方相互赋能的“3+N”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格局,为全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贡献“深圳方案”。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适应性变革
将进一步借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规律加强人才培养,比如像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要加快布局。
一图速览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还在践行着“哪里有需要就服务到哪里”的责任,不管山高路远。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指数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为观察大湾区建设发展情况提供多维视角,同时也存在若干改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