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揭牌仪式暨工作座谈会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举行。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陈清,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等出席活动。据悉,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是深圳探索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律师培训体系,提升涉外高端法治人才培养能力的创新之举。
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由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大学共同发起,主要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法域”所带来的法治经验、资源、人才等独特优势,发挥实务部门和高等院校各自所长建立的集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研究智库于一体的新型涉外法治人才培训机构。学院功能主要包含“三平台,一智库”,即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大湾区法律服务交流中心、“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以及大湾区涉外法律服务研究院。
据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将紧扣“引领示范”战略目标,坚持“立足深圳、联动港澳、辐射全国、放眼世界”的开放办学理念,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管理运营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吸引政府部门、法律服务机构、大型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建,逐步形成发起单位搭台、多方相互赋能的“3+N”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格局,为全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贡献“深圳方案”。
央企中交倾力打造广州城市新地标 助力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逐步形成,可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一季度,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2.06万亿元,增长4.7%。占广东整体进出口总值提升至96.2%。
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步入第二阶段,下一步横琴该如何找准自身的先导优势,围绕“澳门+横琴”新定位加快布局,在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程中拔得头筹,将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这一创新生态不仅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注入了人才与技术的“源头活水”,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