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25日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南京交通部门编制的《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简称:规划),经审议通过正式印发。
规划提出至2035年,南京将全面建成链接全球、辐射全国、区域共享的海陆空运输网络,以多式联运、多站联动为标志的综合交通枢纽服务体系,成为要素集聚程度高、区域辐射能力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围绕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规划提出四大目标、七项重点任务。
根据规划,南京将建成面向亚太、融入全球的双循环战略支点。到2035年,20小时航空连通苏皖两省95%以上的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630万TEU,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万TEU;
建成长江经济带海江河、公铁水转运中心。到2035年,江海转运枢纽功能显著提升,集装箱水水中转比重达到46%,铁水、海江河、公铁等精品联运线路覆盖全国主要货运枢纽,枢纽运转效率显著提升,货物等待时间进一步缩减,多式联运换装不超过1小时;
建成长三角国际枢纽集群区域辐射中心。与长三角核心城市建成“空地一体”出行网络,都市圈内实现0.5—1小时城际铁路、高快速路“双快”通勤,禄口机场空铁联运网络1小时覆盖南京都市圈,2小时基本覆盖江苏省和安徽省设区市;
建成以枢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融合中心。枢纽全流程智慧化应用水平达100%,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成为南京枢纽特色。枢纽资源集聚程度领先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枢纽经济区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
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
南京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转让限制,将为全国楼市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思路,有助于推动政策从楼市供给侧适当分出一些精力,进而让楼市需求侧和住房后市场等获得多一些政策关注。
南京宣布拿出一个亿补贴居民“卖旧房买新房”。
取消限售、商品房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后即可上市交易、加大青年人刚性购房政策支持、进一步满足居民置换改善需求……南京市发布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房七条”。
当前并购重组正处在政策红利期和窗口期,希望广大企业、中介机构利用好政策契机,通过并购重组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共同推动并购重组“南京板块”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