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A股机器人概念股午后继续走强,兆威机电、恒锋工具、万达轴承、拓斯达、巨轮智能、汉宇集团、五洲新春等多股再创历史新高。港股方面,微创机器人涨超16%,地平线机器人涨超11%,小鹏汽车涨超7%。
主力资金方面,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机器人板块获主力净流入近60亿元。个股方面,巨轮智能获加仓超13亿元,拓斯达、新时达获加仓超7亿元,兰英装备、中大力德、利和兴等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软硬件的持续优化,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加速落地,头部厂商特斯拉的Optimus计划在2025年步入量产,2026年大规模生产,国内多家人形机器人厂商计划开启外售,人形机器人迎来量产元年,产业链值得期待。
开源证券指出,随着人形机器人走向量产,应用场景成为落地关键。我国凭借全球制造业领头羊地位及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应用场景上具有显著优势。在政策扶持和动员能力优势下,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建设走在全球前列。我国拥有的完整硬件产业链和量产能力优势,并涌现出宇树、智元机器人等一批优秀的机器人企业,量产阶段有望领跑全球,全面看好人形机器人板块,包括运控(“小脑”)、丝杠、灵巧手、传感器、电机及减速器等核心部件。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爆发,消费电子、低空经济、车路云、算力、AI应用题材活跃。黄金股领跌;大消费走弱,食品、零售方向跌幅靠前。
机构指出,当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在关节强度、运动控制算法、能耗管理等技术领域仍存在一定的瓶颈和短板,关键核心技术尚需进一步优化。
来自北京亦庄的“天工Ultra”以2时40分42秒的成绩冲线,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桂冠。
尽管4月全球市场波动加剧,南向资金仍持续加仓港股。
企业希望通过降低机器人的开发门槛,拉更多的生态参与者“入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