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总规模为100亿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进入投资阶段。记者从上海科委了解到,未来产业基金瞄准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15年的长周期主动培育,重点挖掘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的科技项目进行培育。
超导材料、雷达芯片、嵌入DeepSeek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上亿像素的超高清AI相机等,这些硬核项目均来自“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以赛代评”的方式,一批发力硬核创新的中小团队崭露头角,并得到未来产业基金的资金支持。
总台央视记者张春玲表示,目前全球分辨率最高的固态激光雷达芯片,别看它面积小,却汇聚了44万个单光子探测器,实现了44万高像素,这样的一个芯片可以同时探测2维和3维的双重信息,也就是在一个特别小的摄像头里,实现了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双重功能。将激光雷达的市场价格从数千元,降至数百元。
以大赛为牵引,未来产业基金作为早期投资的赋能平台,将重点支持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助力硬核创新全周期发展。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投资执行总经理蔡金旭表示,通过这样的一个大赛机制,我们能精准把握项目的发展前景和前沿方向,帮助大家缩短从技术到资本对接的时间和路径。
今年前5个月,上海口岸进口冷链肉类124万吨,在全国的占比超4成;上海海关共签发进境肉类检疫许可证5718份,同比增长31%。
作为沪滇协作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项目,上海16个区和云南16个州(市)合作共建重点园区,目前已有100多个产业项目落地园区,涵盖生物医药、制造业、新能源、科技推广应用、农产品加工、批发零售等领域。
上海将一如既往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加强制度供给,提供高效便利服务,让各类企业在沪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做大做强。
2025年上海经济发展目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今天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