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肖小和,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执行院长)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帐款工作,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落实解决企业帐款问题长效机制”。这对于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改善商业经营环境,破解长期困扰企业的账款拖欠问题,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资金良性循环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明确安排专项债资金用于清偿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精准施策;随着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将拖欠主体纳入信用记录,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进一步增强法律约束力的推进;随着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支付中小企业法律责任的落实;随着《民营促进法》未来的推出和实施;随着金融业应收账款票据化和供应链票据的进一步推动发展,解决企业货款拖欠问题一定会有令人满意的好结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加强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需要与法治监管、智慧监管形成合力,做好依法监管、敏捷监管为核心平台常态化监管。
结合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建立信用政策出台前的评估措施,清理假借信用评价、信用管理之名变相设置市场准入门槛,设立交易壁垒,制造地方保护等行为,坚决防止信用管理措施泛化滥用。
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概述了财政政策将采取的措施,包括扩大赤字和发行更多政府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