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孙传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25年3月5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绿色低碳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事业。全面绿色转型既要通过低碳路径重塑发展动能,又要保障经济稳中求进。如何因类施策、对点发力,化解转型过程中的难点与风险,离不开对碳中和发展能力的综合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中和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既是对接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战略行动,也是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
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标体系针对各地区低碳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经济增长需要、经济结构全面转型、竞争能力有待提升、协调机制亟待完善与持续减排动力不足等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将地区碳中和发展力结构分解为“五力”(成长力、转型力、竞争力、协调力和持续力),并结合地方政府的减污降碳政策行动等辅助分析,形成一套“五+N”的体系。“五力”驱动模型既是构建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也为解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底层逻辑支撑。以碳中和发展的综合能力作为分析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标体系有助于客观、系统、全面、动态地反映全国各地的绿色低碳转型能力,从而为推动各地梯次完成碳中和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助推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整体协同与综合部署贡献先锋力量。
第一,成长力是碳中和发展力的内在源泉,决定了地区绿色转型的潜力空间与发展进程,成长力的强化有助于夯实碳中和发展力的基础优势。实现碳中和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前提,碳减排不能以抑制经济发展为代价,而是要实现碳排放增长与经济发展脱钩。当前我国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发展条件存在较大优化空间,经济发展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挑战。因此,我国需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持续活力与产业结构质量等级,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保障经济增长与“双碳”目标实现。
第二,转型力不仅是碳中和发展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构筑地区经济发展动力转变、方式转换的强劲支撑。工业领域绿色转型与能源领域清洁发展成为转型效率的关键抓手。一方面,工业绿色化程度衡量了工业生产活动的低碳发展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区低碳转型的路径与难度。另一方面,能源供需双侧协同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核心路径,需要着力解决能源系统绿色转型与深度脱碳过程中的总量、产业、空间等多维度平衡问题,积极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试点示范。
第三,竞争力反映了不同地区关键要素流动与资源配置的优化水平,充当了绿色转型行动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的核心支撑。基建水平高低决定了人才、技术要素等竞争性资源跨域跨链流通共享与聚合倍增的难易程度,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量质齐升有利于筑牢碳中和发展“稳”的基础,激活结构方式转变“进”的引擎。同时,要在不足五年内扭转我国碳排放持续增长的局面,并在达峰之后实现碳排放稳步下降,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归根结底需要依靠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低碳技术的自主性研发与前沿性攻关有利于拓展低碳新空间,强化新兴产业“立”的动能,夯实传统产业“破”的实效。要进一步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
第四,协调力是推动不同地区碳中和发展力共同提升的关键纽带,也是破解区域梯度差异的平衡杠杆。协调力要求在推进“双碳”行动过程中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因地制宜推动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地区梯次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阶段性目标,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充分把握“双碳”工作的优先级与时度效。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和区域的覆盖范围。不断促进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生态补偿等政策工具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保障推动碳中和发展的各项制度机制有效整合,努力平衡多层次的减排需要与高维度的增长需求。
第五,持续力是保障绿色转型路径稳定的动态引擎,也是支撑碳中和发展力提升的长效动能。碳中和不是“运动式”的减碳和一蹴而就的短期发展目标,而是一项复杂的长期事业,需要兼顾发展与减排的协调统一,短期与长期的渐进衔接。积极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碳中和与碳达峰可能不只单一的“峰”与“中和”,而是一个动态波动的、非稳定的过程,需要以整体视角对零碳目标实现进程重新审视。我国的绿色低碳事业具有可持续性,应充分考虑到代际的公平问题。碳中和最终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能否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源源动力,持续力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
两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赋能与战略指引。我们需坚定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定力,鼓励探索创新,以能源“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以“五力”驱动模型为框架,为评估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的体系支撑。通过提升成长力、转型力、竞争力、协调力和持续力,各地区能够在绿色转型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同时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充分发挥“五力”的协同作用,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地区特色的全面绿色转型策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