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慧为山东招金金银精炼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25年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稳”字贯穿始终,从经济增长目标到财政货币政策,均强调应对复杂内外部风险的能力。黄金作为兼具商品、货币与金融三重属性的特殊资产,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应对外部风险、稳定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
作为国家经济与金融安全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黄金产业在2025年迎来“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深入发展期,是“双循环”格局下的关键枢纽。
壮大黄金产业链条,筑牢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安全屏障。国家层面重视研究和利用黄金的货币金融属性,出台支持黄金企业发展的政策,强化国企在资源勘探与储备、产业链整合的地位,将黄金资源和黄金产业纳入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与战略框架,使其成为国家经济与金融安全的坚实支柱。鼓励国企通过矿山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勘探、冶炼技术升级,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生态化发展;加速技术研发,促进工业金、纳米金等创新型工艺产业化,提高产品附加值,综合形成“探采选冶与高端制造”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保障国内黄金供应的稳定性与产品多样性。
推动黄金市场多元化发展,以“消费升级与投资扩容”双轮驱动结构升级。近年来文化自信引领国潮文化首饰消费增长,资产配置需求也持续上升,实物黄金与金融衍生品形成协同效应。尤其是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国家黄金储备有序推进,国企也是黄金资源增量与黄金储备的蓄水池,在金融市场波动中起到缓冲作用,能够强化货币政策和国际支付能力,支持国家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维持金融主权。
“上海金”定价权影响力广泛提高,为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支付体系提供硬通货支撑,减少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与投资中对美元的需求,降低汇兑风险,并促进国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展望未来,在货币宽松周期与全球地缘政治波动叠加背景下,深化黄金产业发展、强化黄金国有企业地位有利于巩固宏观经济、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应对风险,是经济与金融安全的重要稳定器,预计2025年黄金将在稳增长、抗通胀、促开放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广交会作为联通全球贸易的战略通道,正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大舞台,吸引全球广大优质参展商和众多专业采购商,携手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与投资环境优化进程。
期待各大平台企业在优化中小商家营商环境方面“卷起来”,共同破解长账期等营商环境顽疾,与中小商家互利共赢。
从2019年的经验看,关税冲击不一定表现为中国整体贸易顺差下降,而是在顺差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出口和进口两个渠道影响或反映中国经济运行。我们需早做准备,并变压力为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和政策调整。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方位扩大内需”提升至首要任务,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逻辑从“投资驱动”向“需求拉动”的战略转型。
本文探讨了全球贸易失衡与美国“孪生赤字”的关联,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来理解特朗普2.0时代的贸易冲突、财政整顿、美债信用和美元汇率重估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