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研报指出,2025-2026年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在量产方面有望超预期,寻找快速响应需求且能稳定量产的优质供应商,已成为当务之急。相较于猜测供应链,更应聚集确定性更高的共性关键技术,以及供应链核心环节与重点企业。关注:执行器、电机、传动部件(丝杠、减速器)、灵巧手(微型电机、微型丝杠及减速箱、弹簧)、小脑/运控、传感器、其他部件(线束连接器等)及设备刀具。
①全球首个“AI+甲骨文”创新赛事在豫启动;②上海交大推出AI三大基金和“AI十条”;③天工Ultra研发企业:即将量产人形机器人,未来价格和小轿车差不多。
来自北京亦庄的“天工Ultra”以2时40分42秒的成绩冲线,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桂冠。
企业希望通过降低机器人的开发门槛,拉更多的生态参与者“入伙”。
“整个发展过程还是非常快的,现在知识的迭代周期从原来摩尔定律18月缩短到6个月,所以人形机器人的未来正在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快速前进。”
人形机器人如果要真正全方位在家庭场景中应用,可能还有一段距离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