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财经 2025-03-14 07:53:40
责编:江雪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大模型快速迭代,推动具身智能大发展,AI赋能深浅,关系到行业发展空间与竞争格局重构。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最重要的载体,模型迭代与供应链降本加速其商业化落地,百家争鸣态势正形成。随着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厂商2025年分别逐步启动几千台或者万台的量产计划,2026年预期分别数万台或者10万台的量产计划,我们建议核心关注具备零部件低价批量供应能力的企业,以及具备技术或者产业链卡位优势的企业。
AI进化速递丨软银与OpenAI成立合资公司
上海重点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人426台。
抗体偶联药物、Blackwell GPU架构、DeepSeek开源大语言模型、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
在这家全球估值最高的机器人企业发布新品之际,海内外的竞争对手都虎视眈眈。
该款人形机器人包括31个自由度(不含末端执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