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3月19日,佛山CIO&CDO大会、2025年佛山市数字经济发展交流会暨佛山市信息协会2025年年会举行。会议透露,2025年,佛山将着力提升数字化转型的广度和深度,力争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0%,并带动全市10.6万家工业企业加快投身数字化转型浪潮,让“佛山制造”加速迈向“佛山智造”。
本次交流会汇聚了广佛两地知名学者、人工智能领域权威专家、制造业龙头企业高管、解决方案供应商代表等近600人参会。
加速推动“AI+”场景化落地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作为3万亿工业总产值的制造业大市,佛山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目前,佛山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规上工业企业超7400家、占比超72%,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具有先天优势。
为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2024年,佛山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佛山制造行动方案》,建设全省首个地市级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中心,创新成立人工智能生态对接机制“20人会”。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构建起覆盖20+行业大模型、百余种AI产品、150+应用场景的智能矩阵,提供可调度算力6000P,近100家企业借助平台成功实现业务升级。
大会现场,“佛山市人工智能生态对接机制成果展示暨生态强链·未来共启”仪式备受关注。全新上线的智能诊断板块将面向企业推出免费智能诊断咨询服务,标志着佛山在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化落地上再进一步。
今年,佛山将着力提升数字化转型的广度和深度,力争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0%,并带动全市10.6万家工业企业加快投身数字化转型浪潮,让“佛山制造”加速迈向“佛山智造”。
推动“数”与“造”深度融合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甘志宇表示,佛山市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中心成立将大力降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门槛,让广大企业“用得起、用得好”。他特别指出,“人工智能+”并非大企业的专属特权,广大企业只要找到应用场景的“小切口”,同样能实现发展质的飞跃。他希望各行各业主动拥抱“AI”变革,推动“人工智能+”深入到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和应用场景,抢占新赛道,赢得新未来。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佛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黄飞飞表示,佛山市科协将围绕该市“三箭齐发”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需求,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创新势能转化为产业升级动能。持续深化院士工作站、海智工作站、科技服务专家工作站建设,强化港澳科技协作与引智力度,助力打造数字经济人才高地。推动科技工作者密集的国企、高校院所、高新企业成立基层科协组织,在人才举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
作为大会主办方,佛山市信息协会秘书长孙逊表示,将充分发挥协会资源优势,通过“供需对接、揭榜挂帅、标杆示范”三步走,为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接下来,协会还将开展政策宣贯、场景挖掘、诊断赋能、人才培训等系列活动,助力企业驶入“人工智能+”快车道。
对有融资需求的房地产项目,指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匹配“白名单”“5+5”条件标准,通过区融资协调机制申报进入“白名单”,做到“能报尽报”。
佛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DeepSeek的接入是佛山推动政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未来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应用,赋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佛山市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中心依托高性能计算资源和佛山市人工智能生态对接机制的产业服务商能力,结合DeepSeek实现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模型训练与推理,支持更复杂的AI任务。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10个风格各异的艺术区域,以水为核心元素,展示出南海作为岭南重镇的迷人样貌,以及当下城市高速发展中那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第43周(10月21日至10月27日)开始,广东省周新增报告病例数开始回落,且回落到两千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