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部署10条重点产业链、首批“市区协同”千亿产业集群建设成效、14个主导产业特色赛道集聚区……3月25日上午,上海2025重点产业布局图在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开幕式上发布。
上海前瞻10条重点产业链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时尚消费品、新能源及绿色低碳、先进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已全面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引领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
首批“市区协同”千亿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规模在千亿基础上持续壮大,产业基金、平台机构、高校科研院所、扶持政策等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度和创新浓度持续提升。
此次发布的14个区级主导产业特色赛道集聚区,聚焦1500万平方米“筑巢空间”,500亿元投资“引凤场景”,由市区两级合力打造。分别为浦东张江+金桥新一代电子信息集聚区、静安“视听静界”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徐汇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长宁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普陀智能软件产业集聚区、虹口北外滩绿色服务发展试验区、宝山智造无尽·上海机器人及高端装备承载区、闵行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嘉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金山化工新材料产业片区、松江九科绿洲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青浦长三角数字干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奉贤东方美谷美丽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崇明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基地。
每个集聚区均拿出至少1个“引凤场景”,面向全球揭榜挂帅。比如,浦东张江+金桥新一代电子信息集聚区的“引凤场景”为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徐汇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一口气拿出了8个“引凤场景”,包括大模型驱动的日间医疗管理智能辅助示范应用、面向城市治理和工业安全的跨域多模态大模型构建和应用示范等。
不断深化对汽车产业底层逻辑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对研发、生产和市场一线的敏捷性和反应能力,更好把握发展机遇、掌握战略主动、赢得市场认可。
上海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国际企业在沪实现更好发展。
努力为全球企业在沪投资兴业提供更好的条件、创造更多的机会。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35.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
上海将一如既往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各类企业在沪放心投资、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