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实现绿色转型还需要应对融资能力方面的挑战。
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举行2025年年会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5年度报告》。报告指出,亚洲地区从政策框架、行业引导和市场力量三方面多管齐下推动绿色转型,技术进步和气候融资是推动转型的两大关键驱动力。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新闻发布会暨旗舰报告发布会 摄影/吴军
报告指出,亚洲要实现绿色转型,融资能力仍面临很大挑战。根据气候政策倡议绘制的2021—2022年气候融资流向示意图,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占据了气候融资的最大份额。然而,该地区的实际融资与需求预测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要实现未来的气候目标,仍存在相当大的融资缺口。
报告将南亚,中亚与东欧,中东与北非这些地区的低融资吸引力,归结为多个原因,包括有限的公共融资资源和制度能力,以及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和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等。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需要优先发展国内其他产业,气候融资的私人资金来源有限,叠加气候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导致弥合融资缺口极为困难。
面对上述挑战,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晓晨认为,当下国际绿色标准的协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例如建立全球性的绿氢认证体系。中国企业在电池、氢能等多个绿色技术领域具备显著优势,有机会在国际绿色标准制订中发挥主导作用。
本期沙龙以“全球协同与创新驱动:共建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新生态”为主题,将于7月5日在上海浦东陆家嘴举行。
借助绿色金融的生态导向和经济发展双重功能在乡村振兴中的特殊优势,为农村能源转型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
如何降低SAF的采购成本,建立各方共担的机制,是参会的各国航空公司讨论的重点。
香港将继续担当大湾区的国际研发中试枢纽、人才门户与资本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