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迎春的三月十五日,笔者和软件工程师方前、文创工程师林国海一行兴致勃勃地前往崇明宝地实地考察。我们先是到地处崇明中部的港西镇团结村出席黄户人家的婚礼,体验民风淳朴的乡音乡情;再是翌日驱车行驶加野外穿越、寻访,即调研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
从笔者所居住的复旦大学区域到港西镇需要九十分钟的车程,首先感知的春分魅力就是上海长江大桥的卧龙气魄了。这是一座巨型组合桥,包括一座主航道桥、一座辅航道桥和大量非通航孔桥,全长16.55 公里。笔者参加过可行性研究的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含上海长江大桥)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期间的重大建设项目;全线贯通之后对打通上海与苏北、苏中的交通,更好地辐射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如今再次由杨浦区五角场区域贯穿长江大桥而入崇明,更感知崇明就是长江的馈赠!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年径流量高达9600亿立方米,世界排名第三。如此大的水量,携带的泥沙自然是少不了,由此形成了不容小觑的填海造陆能力、且依然在可持续进程中。要说长江这母亲河超强的造陆能力,受益最大的莫过就是上海了,上海陆地面积的62%是靠长江泥沙堆积而成的。大约五千多年前,上海附近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因长江主要在这里入海,所携带的泥沙不断淤积,逐渐形成了如今的长江三角洲。崇明岛更是长江的杰作!岛屿的形成按照成因可分为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四大类,崇明岛就是典型的冲积岛屿。冲积岛一般形成于大江大河平缓的入海口附近,比如世界上最大冲积岛就是亚马逊河入海口的马拉若岛。而1300多年前,长江入海口还没有崇明岛,在周围环境变迁以及长江水流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了这座沙洲。历史上首次提及崇明岛是在唐朝初年,在崇明岛如今所在的位置出现了几个泥沙堆积而成的小岛,由于长江持续携带大量泥沙入海,这几个小岛面积渐渐变大,到了明末清初小岛连成一体,变成了完整的崇明岛;港西镇开发自此开启。
港西镇位于崇明岛中部偏西,区域面积49.39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其常住人口二万七千余人。其最早出现的经济地理概念为界牌镇,俗称“蚌壳镇”,位于港西镇老滧港西岸,团结村区域,因以流水为界,即南北向的界牌港流经该镇而得名。崇明当地介绍:集镇名称始见于乾隆《崇明县志》卷一《沙镇》“界牌镇,距城10公里”。纪录则是早在开发沙田时,有陈、王、俞、蔡四姓,先后世居于此,至今已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该镇曾经是商贸繁荣的乡间集镇,全镇开设了各类店铺三十余家,后因地理位置等原因一度被冷落过。新时代下的界牌镇景色优美,行走在沿河的唐诗般原野上,聆听往事和江南丝竹自是回味悠长!
如今的界牌镇,其正规称呼就是界牌老街。而在如今的港西镇镇区的西南角、陈海公路北侧,西临小竖河,还有一座旧称的沈家湾镇。该镇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同样有三百多年历史。据地方志记载:渡船港流经沈家湾分出支流,向北转成九十度弯势,当地人就称这一段渡船港为“湾河”,集镇就建在这弯势河段的周围。因集镇建在河港转弯地带,又因有沈学如率先落户于此,人们就称之为“沈家湾镇”。上世纪的中期,该区域建有很多住宅以及众多商铺,曾繁华一时。据新时代发展思路,沈家湾理应改旧貌、换新颜,即转型成为拥有古街文化区的口袋公园,塑造兼顾时尚和怀旧的中国式园林风貌,一方面彰显沈家湾的本土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上海市区游客来此感受老街传说和新风情;赋能乡村振兴和消费!
笔者观察到的港西镇,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小镇,力图让游客尽享生态之美、田园之美和人文之美。关于生态之美,自然人人可以直接感受;只是还需要和市区信息化相连的民宿或汽车旅馆。以前研究上海城区旅游课题时曾经专题探讨过:如何让外地和外国游客多挽留二十四小时;当时笔者是以徐家汇为案例进行剖析的,就是如何丰富消费供给侧。现在调研崇明港西镇,同样需要解决这个最关键课题;首先就是住宿和餐饮,即直接吸收市区游客乃至家庭消费!笔者一行三月十五日的住宿系事先预定,但翌日午餐寻找饭店却花了一个多小时!和当地的饭店经营者交流中获知,春季是崇明美食最诱人的时节、而夏秋是瓜果!
田园之美的开发型把握,目前如同古镇开发一样需要避免同质化。好在港西镇东与建设镇毗邻,南接崇明中心城区,西与庙镇一依带水,北临新海镇、东平镇;同时毗邻2021年中国花博会会址和国家4A级景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紧邻规划的高铁崇明站。陈海公路和北沿公路横贯东西,港东公路和三双公路则纵贯南北。就有当地政协委员认为:相对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港西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包括四季都可消费田园风光!
最近有一户家住浦东的医生家庭,带着其五岁的男孩邹诚臻到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等田园风光景点旅游度假;小朋友的感悟让我很受启发。他很兴奋地告知:“我来到了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看到了一片片的水杉、香樟、枫树,正好赶上了每日限定的孔雀放飞,就伴随着工作人员一声声哨响,几十只孔雀从湖对岸飞出,一只接一只从天而降,轻盈飘落在湖畔的草地上,它们有的悠然自得的站立于枝头,有的则在草地上昂首阔步。讲解员老师告诉我,孔雀放飞是对孔雀飞行能力的必要训练,比动物园的圈养方式更符合动物天性。以前我在动物园里只能远远看孔雀,今天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孔雀,还能亲自喂孔雀,崇明真的很神奇”!
而人文之美的积极把握,就需要主动、热情地拥抱非遗项目了;这更是崇明乡村振兴和带动消费的固有优势。这方面港西镇已经进行了很有效的探索,如其开发的江南三民文化村就是一个充满历史人文和民俗气息的地方,拥有崇明土布馆、中华龙宫、崇明雕花板博物馆等特色场馆,已经实现寓知识性、文化性、史料性、趣味性为一体。其中,崇明土布拥有四百多年历史,承载了崇明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其纺织技艺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布,目前依然是当地实用消费品,同时寄托着乡愁和情怀。一位当地乡贤、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顾承才就曾经撰文指出:“一卷卷封存的土布,眷挂着怀旧的色韵,诉说着多少朴实无华的老故事。纵横的纹理,艳丽的色彩,将时光织成一串串往事。土布,崇明人称作老布,是崇明乡间汩汩流淌的田园小诗,一个个封存的记忆,一段段远去的乡情,在梭子来回穿梭间成为永恒。该怎样描绘沧桑久远的崇明土布啊,只有你亲自去江南三民文化村观赏土布博物馆,在浩瀚的土布里轻嗅那古朴醇香的味道,让心随着纵横的密密线语,然后去寻找一个古老的梦,以及一段永恒的亲情。唤醒经纬间时光的印记”。这段乡情浓烈的文字,很是打动我。同时,我在调研中感知到:土布也可以形成时代感的文创产品!
崇明土布的时尚型开发,当然并不局限于港西镇。如竖新镇的布布瀛非遗生活馆的员工在春节前就忙着制作蛇年主题土布作品。设计师根据土布不同纹样进行裁剪和拼接,设计出吐舌卖萌的眼镜蛇玩偶,呈现出更好视觉效果;蛇身可随意弯曲适合凹造型,很受消费市场欢迎。我因此就更希望:崇明非遗,日益紧密地和市场开发、乡村振兴、人文之美结合起来!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肇州县通过医疗腐败专项整治,立案33件,收缴违纪违法所得800余万元,整改后,药品和耗材采购总金额大幅下降44%,显著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诺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毫不避讳地承认,200元话费券、自动续费以及白酒推广,这类业务本质上就带着诱导属性,甚至还有欺诈嫌疑,“基本上一天的流水在20亿元左右。”
2月全国新能源车厂商批发销量预增,行业有望延续高增态势;联想展示全球首款外折屏笔记本电脑,中尺寸化是OLED下一重要趋势。
MWC2025:联想展示全球首款外折屏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