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网,4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在会上介绍,广东近年来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连续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重大专项,累计投入省财政资金近14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近30亿元。
杨军表示,广东将重点攻关智能算力基础底座、核心算法与数据安全、具身智能、前沿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加快解决超大规模算力调度、边端算力芯片、大模型技术等领域亟需攻关的问题。
在机器人领域,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人形机器人“夸父”已落地大型工厂,谐波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实现100%自主研发,成本降低50%。依托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季华实验室等平台,广东正加速构建多层次科研体系。
杨军介绍,广东将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方向,开展灵巧手、一体化关节、端到端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
高质量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底座,不仅对通用大模型具有很强的保障支撑作用,对行业大模型更加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广州:正部署成立产业办,专门推进人工智能相关工作;智元机器人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字节攻克MoE关键瓶颈,训练成本节省40%。
①我国将加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立法研究;②最高法工作报告:惩治利用AI技术侵权行为;③Manus官方X账号解冻。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