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网,4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在会上介绍,广东近年来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连续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重大专项,累计投入省财政资金近14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近30亿元。
杨军表示,广东将重点攻关智能算力基础底座、核心算法与数据安全、具身智能、前沿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加快解决超大规模算力调度、边端算力芯片、大模型技术等领域亟需攻关的问题。
在机器人领域,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人形机器人“夸父”已落地大型工厂,谐波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实现100%自主研发,成本降低50%。依托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季华实验室等平台,广东正加速构建多层次科研体系。
杨军介绍,广东将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方向,开展灵巧手、一体化关节、端到端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
AI是宇宙演化的必然下一步,人类应以勇气、自豪和冒险精神来迎接它。
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贡献超百万亿元,有望成为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深圳人工智能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现有人工智能企业2200余家,企业创新能力活跃,产业生态健全,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浙江还同步推出三大保障举措:建设“平台+产业”综合服务站,选配人工智能辅导员,搭建一批合作对接平台,助力企业运用AI技术挖掘新商机。
科思科技、东杰智能20%涨停,山河智能、能科科技等涨停,万里马、阳光诺和等涨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