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消息称,曾登上央视舞台的“网红洋媳妇”杨奇娜因低血糖于4月2日去世,年仅38岁。杨奇娜的丈夫杨淙在网上公开了这一噩耗。
突发低血糖为何会致命引发关注。就在4月1日,杨奇娜还在抖音直播与家人一起做农活。目前尚不清楚杨奇娜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因低血糖导致的并发症。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主任张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年轻人出现低血糖死亡的病例还是比较罕见的,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更易出现在糖尿病患者,或者本身有代谢疾病的患者身上。”
张毅表示,对于健康人而言,低血糖不至于致命。“很多情况下低血糖是因为挨饿或者减肥而导致的,如未吃饭状态下出现头晕眼花、出冷汗等症状,这时候应及时补充糖分并做好血糖监测。”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甚至比高血糖更加危险。因为低血糖容易引发心梗或脑卒中,严重的低血糖会在瞬间损害身体器官,导致昏迷甚至死亡。与正常人低血糖2.8mmol/l的标准不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一旦低于3.9mmol/l时,就要引起重视。
目前,治疗糖尿病常用的胰岛素、磺胺类和非磺胺类胰岛素促泌剂均可引起低血糖。而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酮、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不增加低血糖风险,这些药物单用一般不诱发低血糖,但和胰岛素及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使用则可引起低血糖。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GLP-1类减重药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种药物控制体重,这也令低血糖的现象更加普遍。张毅提醒称,服用减重药会导致人们的食欲降低,进食偏少,而如果加之大量运动,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他建议在服用GLP-1类药物的患者应更注意血糖水平。“虽然药厂不会过多地强调低血糖风险,但毕竟GLP-1药物是降糖药,如果一边用药,一边节食,再运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张毅说。
专家还建议,预防低血糖应按时吃饭,不可盲目节食;糖尿病人吃饭最好定时定量,不擅自减餐;少进行长距离、大重量或超负荷的劳动;容易发生低血糖的人可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
美敦力宣布拆分糖尿病业务,下调利润预期
诺和诺德目前的市值自一年前的高位蒸发超过50%。就在两天前,礼来发表了一项“头对头”研究数据,显示该公司的GLP-1药物替尔泊肽的减重疗效全面超越司美格鲁肽。
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尤其关注美国售价较全球高出最多、医保支出价格最高的药物。鉴于GLP-1药物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可以合理预期这将成为关注的焦点。
苟伟生前患有鼻息肉肥大疾病,原本准备择期手术,没等到手术就因睡眠时呼吸骤停去世。
此次司美格鲁肽中国说明书更新正处于GLP-1类减重药物竞争升级之际。在礼来公布了一系列积极的临床数据后,诺和诺德的先发优势正在遭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