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映恩生物在中国香港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30%,总市值达到约180亿港元。该公司在IPO中筹集了15.55亿港元,也成为港股市场自2022年以来规模最大的18A生物科技IPO。
映恩生物的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正在开发用于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早在2023年,BioNTech就与映恩生物达成了3个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合作开发,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截至目前,映恩生物累计对外授权交易金额超60亿美元,也是国内ADC药物对外授权的头部初创公司。
分析师表示,由于映恩生物签订了对外许可协议,该公司大部分产品不太可能受到美国关税的影响,这使股票受到追捧。
映恩生物在港股上市,也有望进一步推动港股生物科技公司的繁荣。今年以来,港股上市的生物医药股今年以来也已大幅上涨。今年前三个月,科伦博泰涨幅达到近60%;百利天恒、康方生物也都上涨了约20%。
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此前表示,国产创新药的出口额相对较少,许可授权的交易额更大,但这些交易暂不受关税冲击;而对于在美有较强市场潜力的国产创新药,未来若要出口,受益于国内生产的低成本和美国市场的高售价也完全具备承受能力。
中信建投证券在本月发布的一份最新研报中也指出,看好暂不受关税影响的创新药行业。“长期看,出海仍应该是医药企业重要的战略方向,我们坚定看好出海带来的增量机会。”报告写道。
最新的本地化生产举措是公司深化在华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标志着公司在中国市场实现了从商业运营向产业链纵深发展的跨越。
市场人士认为,龙头Biotech预计在2025年实现盈利拐点,后续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
近年来,第一三共正在将创新ADC药物加速引入中国。公开信息显示,第一三共与制药巨头阿斯利康合作开发的ADC药物已有两款在中国获批上市。
作为国家首批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试点,该项目将扎根中国市场。
多位创新药投资人表示,研发速率、差异化优势、科学家综合素质等,正在成为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