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之际,第137届春季广交会盛大启幕。走出展馆,沿着黄埔涌南岸落英缤纷的紫荆花道漫步,琶洲南35万平方米消费新地标建筑群映入眼帘——琶洲南区留用地补偿安置物业项目(下称“琶南项目”)实现全面封顶,琶洲即将新增一处一站式商务商贸、休闲消费好去处,为“顶流”琶洲再添热度。
目前,琶南项目招商推介和相关配套建设工作正在加快推进,预计最早一批复建物业将于2025年7月建成并交付使用。有望补齐会展区域餐饮、住宿短板,丰富琶洲南展城融合发展区的商业配套,为海珠“人财两旺”的向上态势增活力强后劲,助力广交会“金字招牌”成为长红品牌,建设世界级会展集聚区。
琶南项目位于黄埔涌南部,紧邻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琶洲西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集聚区。涉及北山、石基、赤沙三个联社、共8个地块建筑面积约35.3万平方米,将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地标性大型商业综合体,涵盖办公楼、商场和高端酒店。
项目作为广州塔—琶洲商圈打造世界级地标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和国际贸易门户平台优势,贯通“展、游、购、娱”消费链条,展现广州“千年商都”世界级城市客厅的品牌形象和“合作共赢”的开放诚意。
根据规划,琶洲南区是琶洲进阶扩容的重要平台,聚焦数字创新产业发展及高品质配套,承接CBD产业外溢、居住功能。琶洲算力中心预计于2025年10月竣工,助力打造广州算谷产业新高地。
《若干措施》明确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服务贸易标准化水平等举措。
从实际使用外资、跨国公司总部投资、生产用房租金等方面为外商投资企业量身定制重磅奖励措施。
补贴产品范围方面,广州市民政局在商务部的25项参考品类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拓展。
4月15日至19日举行的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突出先进产业和科技支撑,参展企业达11304家。
作为邮轮游艇经济的重要承载地,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自2024年12月恢复常态化运营以来,成功争取爱达·地中海号在广州部署邮轮航季,第二艘国产大邮轮以广州城市形象命名为“爱达·花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