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40+1”洞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智慧上海什么样?怎么建?这场论坛给出了多方面答案

2025-04-30 09:03:36 听新闻

责编:漆辛夷

论坛聚焦地下、地面、空中三维空间规划整合与数字底座平台建设,推进城市建筑、综合立体交通、地下空间、水系统、能源供配、生态环保等领域发展等内容。

智慧城市怎么建?上海如何成为一个智慧城市?

4月29日,“上海2050: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与更新战略”论坛暨第七届“智慧城市与绿色交通发展论坛”在上海市科学会堂举行。论坛聚焦地下、地面、空中三维空间规划整合与数字底座平台建设,推进城市建筑、综合立体交通、地下空间、水系统、能源供配、生态环保等领域发展等内容,系统全面讨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与更新战略。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指出,当前面临极端气候、交通拥堵、环境变化、人口老龄化等多重系统性挑战和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机遇,纽约、伦敦、巴黎等全球超大城市,都已启动面向本世纪中叶的全局性城市功能布局。

刘千伟强调,作为“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上海在城市建设与更新中引入人类社会价值观的正向引领至关重要。“智慧”是对个人的最高评价,而在当今全球城市发展的浪潮中,“智慧城市”同样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至高追求。具备“韧性、智能、绿色、人文”品质的智慧城市是人类社会价值观与城市复杂巨系统的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刘千伟表示,智慧城市在上海已具备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根基,智慧城市必将成为上海未来城市建设与更新的重要方向。

同济大学教授、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合华作了题为《上海2050: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与更新战略》的总报告,在深入分析世界、中国、上海2050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上海城市建设与更新目标是为人民城市“赋慧”。核心理念聚焦于“韧性、智能、绿色、人文”品质,共同构建智慧上海。

战略任务包括形成“1+1+6”重大方向:1个立体规划(智慧城市空间立体规划利用),1个支撑平台(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平台),6个关键子系统(城市建筑、综合立体交通、地下空间、水系统、能源供配、生态环保),初步提出34项重大科技专项,各专项围绕2030年、2035年和2050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提出了重大任务设想。在实施路径方面,报告提出建议要建设上海智慧城市创新中心(WINC2-Shanghai)作为平台支撑,并建立相应的工作保障体制机制。

国铁集团原总工程师、同济大学高铁及站城融合研究院院长郑健表示,高铁客站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的作用日益彰显。针对站城空间割裂、城市功能缺失、环境场所单调、空间利用率低等设计难题,郑健研究提出了新时代进一步推动站城深度融合的重点任务,为破解站城发展困境、重构站城秩序,促进城市更新建设智慧城市,发展绿色交通实现交通强国提供了解决方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上海市政府规划咨询专家潘海啸表示,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聚集必须考虑生态空间、生态环境及农田保护问题的协调。集约紧凑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城市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冲击,也更有利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更需要思考如何组织未来的城市发展模式。潘海啸进一步探讨了“多中心绿色交通网络耦合”立体城市的模式和路径,以及未来上海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转型建设。

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李雪松提出,以“无废城市·蓝绿共生·健康宜居”为愿景,围绕固废绿色循环利用、生态友好城市建设、健康城市空间营造三大核心方向,构建上海2050年生态环保体系。固废绿色循环利用方向通过建设精细化智能回收网络和资源循环中心,实现固废处理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打造“无废城市”标杆。生态友好城市建设方向基于“江-海-岛”复合生态系统,推进“双环九廊十区”生态骨架构建,形成地下-地面-空中三级韧性屏障,营造海派特色人文生态空间。健康城市空间营造方向研发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全过程智能化理论与技术,优化健康设施与空间形态。

研讨会交流环节,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姜平,无锡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敏炜,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李荣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侯文玉,安徽省驻沪办李秋淮,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王大通,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绿茵,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执行主任张继贤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论坛由同济大学、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事务中心、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更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合肥市、无锡市等政府、企业代表、行业专家等约150人参加论坛。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