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可口可乐公司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财报,公司一季度营收111.29亿美元,有机营收增长6%;净利润为33.35亿美元,增长5%;每股收益(非公认会计准则)为0.73美元,增长1%。
销量方面,全球单箱销量增长2%,主要受印度、中国和巴西市场驱动。值得一提的是,亚太市场单箱销量增长了6%。在中国市场,可口可乐、雪碧、美汁源等品牌在春节期间的营销活动推动一季度销量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按品类来看,含气饮料全球销量增长2%,其中可口可乐增长1%,主要受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市场增长驱动;无糖可口可乐增长14%。风味汽水全球增长2%,主要受亚太市场增长驱动。果汁饮料、乳制品和植物基饮料销量全球增长1%,主要受亚太市场增长驱动。瓶装水、运动饮料、咖啡和茶销量全球增长2%。
“本季度的业绩表现再次证明我们的‘全天候战略’行之有效。”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詹鲲杰(James Quincey)表示,“尽管在一些关键的成熟市场仍面临一定压力,但我们强大的全球布局使我们能够成功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通过坚守初心并贴近消费者,我们有信心继续创造长期价值。”
【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加码供应链投资】
詹鲲杰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也特别谈及中国市场,他表示中国市场的增长,得益于去年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聚焦核心品类以及部分品牌的升级焕新。同时,可口可乐中国系统也专注于提升执行能力并取得成效,推动了销量的增长。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本地企业”,可口可乐中国系统的供应链升级当前也在稳步推进中。有报道显示,2024年初动工的中粮可口可乐陕西公司的搬迁项目预计于2025年9月投产。该项目总投资达10亿元,新厂将升级数字化生产线和管理工具,成为西北区域供应链的核心,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高效的饮料服务。
2025年4月,广西太古可口可乐完成RGB玻璃瓶汽水生产线升级改造,升级后的RGB玻璃瓶装汽水已经在广西区域上市。此次改造项目投资超千万元,实现产品体验与生产效能双提升:升级后的RGB玻璃瓶握持手感更好,容量也从200ML提升至275ML。技术层面,生产线采用纳米保温材料,传送系统全面升级配备高能效电机。针对玻璃瓶的特性,在冲洗系统中引入超声波洗瓶技术,提升空瓶洁净度。
而在2025年2月,甘肃中粮可口可乐与甘青顺丰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渠道共建、品牌联动及供应链创新等多个方面达成重要共识,致力于构建西北地区物流与快消行业协同发展新图景,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3月,江苏太古可口可乐总部落地江北研创园,计划在已有国际领先的PET生产线基础上,筹建智慧物流中心,进一步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洞察本土消费趋势 多场景激发消费活力】
近年来,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稳步提升,这主要归功于其在营销、创新和执行方面的多样化策略。通过精准把握在途消费、餐饮搭配、体育赛事和节日庆典等不同场景,可口可乐中国不断以创意营销和新品开发来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
以今年春节为例,可口可乐旗下的含气饮料和果汁系列都推出了蛇年限定的新年烟花罐,巧妙结合了传统烟花元素,向消费者传递新春的美好祝愿。作为核心品牌,可口可乐还发起了“绽放心里话”活动,鼓励消费者分享春节团聚的温馨故事,成功引发了广泛的情感共鸣。
在顺应年轻群体社交需求方面,2025年4月,可口可乐经典的“分享瓶”(Share a Coke)活动全新回归。此次活动聚焦于年轻一代消费者对真实、深度社交互动的渴望,将Z世代熟悉的社交人设融入瓶身包装,使产品成为打破社交壁垒、建立真实联结的载体,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乐在一起”的畅爽时刻。
在快节奏的数字化时代,Z世代正在寻找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全球数据机构WP Engine的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Z世代拥有“仅在线上交流,从未线下谋面”的好友。凯度咨询的数据也表明,72%的Z世代渴望建立真实、深入的人际关系。全新回归的“分享瓶”巧妙地将本土社交文化融入其中。瓶身设计精选了如“I人”、“E人”、“喜剧人”、“气氛组”等热门社交词语,以可口可乐瓶身为媒介,为年轻人提供一个轻松、真实的社交破冰工具。
在消费体验创新方面,美汁源于3月推出“多感交互”的创意包装——搓搓瓶。消费者轻搓揉瓶身的水果图案,即可闻到清新果香。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趣味性,也为消费者构建了“可玩可感”的新鲜消费体验。
展望未来,可口可乐公司预计2025年可比货币中性每股收益(非公认会计准则)增长7%至9%,2025全年有机营收增长5%至6%,每股收益(非公认会计准则)增长为2%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