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活动”的双轮驱动下,上海这个“五一”假期展现出强大吸金力。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数据,4月30日-5月4日,上海市线上线下共计消费594.6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线下消费331.5亿元,同比增长13.2%;线上消费263.1亿元,同比增长12.9%。监测的35个商圈客流总量达到2993万人,同比增长12.8%。
自今年初因免签掀起的入境游热潮持续,在开放政策的不断助力下,入境消费也在“五一”尤为火爆。
上海官方数据显示,境外来沪消费4.55亿元,同比增长211.6%。离境退税业务亦大幅增长——“五一”假日期间,上海市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2倍,退税额同比增长1.3倍。
离境退税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境外来沪消费活力。4月27日,《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正式发布。28日下午,上海大丸百货的离境退税开单自助终端就开具出全市第一张自助办理退税申请单。目前,上海市办理离境退税备案企业1013家,覆盖品牌商户超3300户。
今年“五一”假期整体消费的双位数增长,同样受益于五五购物节六年来力度最大的消费补贴政策。“五一”假日期间,上海市线下1000家企业共约6000家门店,以及13家电商平台的家电家居、3C补贴产品,累计实现销售额11.5亿元,环比节前5天增长32.4%。
在国家汽车报废更新和上海市促进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基础上,普陀区、浦东新区、松江区和嘉定区等地还给予每辆1000元-10000元的叠加购车补贴,进一步促进了汽车消费。
“五一”假日期间,“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带动餐饮消费7990.3万元。美团数据显示,上海餐饮堂食增长9.8%,其中,外地游客来沪消费餐饮堂食增长37.1%。部分重点商圈发放的消费券,还撬动了黄金珠宝销售翻倍及服装鞋帽、日用品、化妆品等品牌销量的高增长。
与此同时,商旅文体展联动,二次元和宠物消费引领潮流,外贸优品拓内销全面推进。上海在节前举办了当地商场超市外贸优品对接会。节日期间,第一食品商店开设绿色通道,助力外贸企业入驻;上海环球港举办出口商品展销会,将花车变成货架;永辉超市公开联系邮箱,帮助企业快速商家,并与优质供应商共同开发新产品。此外,电商平台也为外贸企业开出“线上方案”,美团、淘天、盒马、叮咚买菜等平台纷纷帮助外贸企业纾困。
轮毂电机、PEEK材料概念、CRO板块领涨,电力、白酒、超超临界发电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呈现长线爆发、跨境双向升温、县域逆袭等特征,跨市住宿订单占比超80%,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73%。
主要包括商店前端打包、海关后端验核环节。在购物消费环节,商店使用标准密封袋打包,并与退税申请单一一对应;在口岸出境环节,海关查验密封袋完整性后,依规验放,提升验核效率。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