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5月5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简化药品审查流程,推动美国本土处方药的生产。
FDA局长马蒂·马卡里(Marty Makary)在当天的媒体发布会上称,特朗普的这项行政命令还指示FDA加大对外国制药设施的检查力度,并要求进行“突击”检查。
行政命令要求FDA增加对外国生产工厂的检查费用,并加强海外生产商对于药品活性成分来源报告的执行力度,拟公开列出不合规的工厂名单。
当天特朗普还表示,他将在未来两周内宣布针对药品的关税。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可能大幅推高美国药品的价格。但白宫预计,目前在美国新建的药品生产设施可能需要5到10年时间才有望投产。
一些制药公司开始抵制特朗普的计划。辉瑞公司CEO艾伯乐(Albert Bourla)上周表示,关税威胁正在阻碍辉瑞进一步在美国进行研发和制造方面的投资。礼来公司CEO戴文睿(Dave Ricks)也表示,他并不认为关税能解决围绕美国药品供应链的“国家安全”担忧。
近几十年来,美国制药行业的制造规模大幅萎缩。FDA表示,大部分所谓药品活性成分的生产已转移到中国和其他国家,这主要是因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环节的成本较低。
戴文睿也指出,包括抗生素和升压药等老牌仿制药的生产并不容易,但价格低廉,基本已经不在美国生产。数据显示,美国约90%的处方药是这类基础药品。
戴文睿警告称,对利润率远低于品牌药的仿制药征收关税,可能会迫使一些仿制药企业彻底退出美国市场,这可能会导致或加剧美国某些仿制药的短缺,例如医院常用的无菌注射剂。
咨询公司安永分析显示,2023年,美国进口了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药品,其中73%来自欧洲,主要是爱尔兰、德国和瑞士。
数据分析公司Global Data今年4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美国建药品生产基地这可能会推高生产成本和药品价格,引发人们对药品负担能力的担忧。
今年3月,美国药品进口总额超过500亿美元,这相当于2024年美国药品进口总额的20%。其中增加的200亿美元进口额主要来自于爱尔兰。
2025年一季度,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领先K药6.64亿美元。
对于中美关系,吴心伯认为,关键在于美方需要从当前吸取教训,回到与中国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轨道上。
天文数字般的裁决开启了美国反补贴调查无视世贸规则的下限。
信中指出,许多汽车供应商已经“陷入困境”,无力承担额外的成本上涨,从而导致更广泛的行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