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武汉“青”尽全力,3年留住近百万大学生

第一财经 2025-05-07 12:03:27 听新闻

作者:周芳    责编:秦新安

在武汉“青年社区”微样板国博诚寓,一间42平米的一居室户型月租金只需1000元,毕业6年内的大专及本科学历者,可按7折优惠租住,优惠期3年;硕士、博士可分别免费居住2年、3年。

如何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让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是众多城市经历了“抢人大战”后面临的首要问题。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在武汉调研了解到,当地多措并举让青年住有所居、居有所乐、居有所学、居有所业,三年留下高校毕业生96.8万人。

25万套廉租房让青年住得舒心

26岁的新疆小伙范楚峻两年前从武汉一所高校毕业后,前往杭州从事电商工作,今年3月回武汉尝试助农直播的创业。寻找办公场地时,范楚峻在一处青年共享空间内,偶遇了前来调研的武汉团市委工作人员。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三天后,他和5名创业小伙伴在湖北青创园(汉阳)内获得了免费工位。为了让范楚峻及其团队通勤便利,团市委又为他对接了汉阳区的“青年社区”微样板国博诚寓、安家乐寓·马鹦路店、联投新青年·江苑等青年安居项目,帮助团队顺利入住,实现“上楼住宿、下楼创业”。

在“青年社区”微样板国博诚寓内,第一财经记者看到,这里的房间家具家电设施齐全,青年可拎包入住。楼下公共区域内,会客厅、健身区、观影设备、自助水吧、相亲角、自习室、公益图书馆、招聘信息区等一应俱全。一间42平米的一居室户型月租金只需1000元,毕业6年内的大专及本科学历者,可按7折优惠租住,优惠期3年;硕士、博士可分别免费居住2年、3年。

截至目前,武汉已选取国博诚寓、安居·燕归园、联投新青年·江苑等29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试点打造“青年社区”微样板,共有房源19766套,入住青年24543人,平均入住率90.4%左右。

不仅让青年住有所居,还要让青年居有所乐、居有所学。为此,据武汉团市委副书记郎坤介绍,他们在每个“青年社区”公寓内配备了专业的青年运营官。每逢周末、节假日,青年运营官会组织青年住户们开展观影、“家装设计”大赛、台球比赛等活动;这里还设置有“青年夜校”,开设免费公益课程50余节,帮助入住青年“充电赋能”;在“青年社区”搭建了学习社、萌宠社、篮球社、音乐社等各类青年社团60余个,并常态化开展“小团缘”婚恋交友、社会融入等活动500余场,帮助青年找搭子、扩圈子。

根据武汉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要筹集青年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推出青年安居立业修炼指南,上线“安居链”住房供应链平台,构建“免费住、廉价租、优惠购、青服务”人才安居服务体系。

50家青创园孵化企业4406家

在湖北青创园(汉阳)创业的执牛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已荣获快手电商双十一中小达人PK赛湖北省新星计划队长等荣誉,正在申请和已获批的专利达14项。

“这离不开青创园全方位的扶持。”执牛科技创始人、执行经理彭煊华坦言,“从专业培训到资金支持,园区通过减免房租、提供青创贷等方式切实减轻了我们的创业压力”。

湖北青创园(汉阳)于2022年5月4日正式挂牌运营,致力于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三位一体链条,搭建全要素聚集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还组织各类企业成长、政策对接、投融资路演、产学研对接等活动,形成浓厚的青年创新创业氛围。

彭煊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正是园区组织的一场AI市场分析专家培训,让企业少走了弯路,并顺利找到转型的新方向。彭煊华曾在武汉上大学,毕业后去了广州,在游戏语音直播、视频直播、短剧宣发的赛道上打拼了10余年,近年来也想尝试风头十足的AI领域。培训会上,人工智能产业培训专家直言,全球涌现各种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很强,却很少有企业具备用好大模型的能力。

彭煊华意识到,小企业涉足人工智能,很难走通自研大模型这条路。他迅速决定直接把DeepSeek等主流人工智能大模型接入到自己研发的剪辑工具软件上。利用大模型的能力,执牛科技的“智慧体”剪辑工具软件可以实现快速生成图片轮播视频或视频脚本的功能。即使是从未接触过视频剪辑的“小白”,只要把拍摄的素材上传“智慧体”后输入指令,就能立刻获得一条人工智能帮忙剪好的视频。执牛科技研发团队还在不断升级优化,最终它能自主学习操作者的习惯,生成更具个性化的视频。

湖北青创园(汉阳)运营3年来,累计孵化企业184家,培育出“四上”企业7家、高新企业7家,直接服务青创人才3000余人。

除汉阳园区外,武汉累计建设了50家青创园,“青创园”青年创业者平均年龄27.3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0%,已累计孵化企业4406家,集中在文化创意、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总孵化面积约51万平方米,获批知识产权19669项,培育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科技小巨人等1506家,带动青年就业5万余人。

此外,武汉还为创业青年提供“个人最高30万元,企业最高500万元”的贴息贷款服务,最快3天到款。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青创贷”超46亿元,扶持企业6000余家,带动5万余人在汉创业就业。2024年全年,发放1525笔,共计14.32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发放474笔,共计4.9亿元,同比增长385.15%。从人群来看,平均年龄约为37.8岁;从产业分类看,现代服务、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分列前三位。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