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罗氏制药中国宣布投资20.4亿元人民币,在上海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以加强罗氏在中国的供应链和本地化生产布局,全面强化端到端的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
新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用地约53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将用于罗视佳®(法瑞西单抗注射液)的本地化生产。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的眼科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目前已被纳入国家医保,为眼底病患者提供创新的治疗方案。该项目预计将于2029年正式落成,2031年正式投产。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表示,罗氏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不变,此次加码布局全新的生产基地,是罗氏在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罗氏在华本地化生产能力取得了长足发展,更代表着罗氏在中国这一重要市场实现了更多创新药本地化生产的重大突破。这一突破性尝试使罗氏能够更加贴近中国患者、更快响应本土需求。
边欣表示,面向未来,罗氏将进一步探索更多创新药本地化生产的落地,积极助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加速引入全球创新产品的同时,罗氏将持续推动深化合作、加码在华布局,惠及更多中国患者,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早日实现。
这一全新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建成后,将成为罗氏制药在中国的第二个创新药物生产基地,与位于百米之外的罗氏制药中国区总部现有生产基地协同运作,共同为中国患者提供创新药品。
早在1994年,罗氏作为第一家跨国药企入驻浦东张江。1997年,罗氏在上海总部园区的生产车间正式建成投产,并于2005年在华建成了高致敏生产车间。2024年,罗氏实现了抗流感创新药速福达®(玛巴洛沙韦)的本地化生产,快速应对流感高发季中国流感患者的需求。
浦东新区方面表示,将在生物医药领域加强全链条布局,坚持研发与制造并重,统筹布局创新核爆点和产业承载区,对标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落实改革举措、释放政策红利、加强服务保障,建设全球创新药械的首发地、科学家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制度改革突破的首创地,让更多的新产品能够在浦东实现首发,更多的创新药惠及中国百姓。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对美商品贸易以仿制药出口为主,国产创新药的出口额相对较少,许可授权的交易额更大,但这些交易暂不受关税冲击。
从冯佶的履历来看,她过去覆盖的业务领域也完全与恒瑞医药近年来的战略重点相匹配,有望推动恒瑞医药在非肿瘤领域的快速拓展。
“中国政府传递了清晰的信号,跨国企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认可;中国正在加强创新,也更强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机构指出,中国本土医药创新逐渐进入收获期,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继续重点看好医药创新主线,同时医药板块基本面持续向上复苏。
此次实施办法更好借鉴国际经验并兼顾中国国情,有望激励全球新药更早在中国上市,鼓励药企拓展新适应证,引导国内仿制药企填补国内临床应用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