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兴奋:文明化过程中的体育与休闲》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 [英]埃里克·邓宁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25年4月版
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诺贝特·埃利亚斯,以他那套煌煌巨著《文明的进程》最为知名,“文明”和“文明化过程”可谓他的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概念,除了《文明的进程》,他的诸多著作都可以看作是对文明和文明化过程的更加细致入微的展开,不管是描绘法国旧制度时期贵族和王室生活的《宫廷社会》,论述现代世界如何“重新发现”个体自我的《个体的社会》,还是探究死亡和临终关怀问题的《死之孤独》。
这本《追寻兴奋》显然是另一个例子,专门研究了文明化过程中一个比较不被重视,但又渗透如此之深、几乎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子领域:体育与休闲。
作为体育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埃利亚斯与他的学生埃里克·邓宁合作,在本书中通过论述体育与休闲在历史进程中的起源、发展、变化,重新审视了人类文明化过程,以及人与社会、历史、具体历史事件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体育运动中“兴奋”的来源、人们业余时间的“光谱”、足球运动的发展演变、体育运动中的暴力与社会纽带、体育运动与男性气质等论题,读来都饶有趣味。通过将体育运动的发展视为人类文明化过程的一部分,本书为理解体育运动的诸多细节及其与人、与社会的关系开创了新见。
《地出:人类初次看见完整地球》
[英]罗伯特·普尔 著
译林出版社 2025年4月版
如今我们都已经很习惯“蔚蓝星球”的图像,不管是在新闻图片、科普媒体还是科幻电影中,“蔚蓝星球”都已经变成老生常谈,以至于我们很少会去想一想:这一图像的历史其实非常短,短到只有几十年,而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完整地球的图像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就完全是想象的,与各种神话传说、各种宗教信仰纠缠在一起。
事实上,“蔚蓝星球”源自1968年12月美国发射的阿波罗8号飞船在执行人类第一次绕月球航行的太空任务时,宇航员詹姆斯·洛弗尔那段著名的“感叹语”:“在月球轨道上看到的是一个黑白的世界,没有其他颜色。不管我们望向哪里,整个宇宙中的一抹彩色来自我们的地球……地球是宇宙中最美丽的天体。地球上的人可没有意识到自己竟然坐拥最美丽的地球。”
本书即从阿波罗8号拍摄的著名照片《地出》展开,深入阐述了人类在第一次完整见识地球的全貌后,对地球、对自身产生的全新领悟。在作者、英国航天文化史专家罗伯特·普尔看来,《地出》照片诞生并向全世界传播之后,人类才对一种全新的宇宙观达成了共识:从38万公里外的太空回望地球,人类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一切,都和人类息息相关;人类是渺小的,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人类的未来就在这颗行星上。
在那时名家辈出、蔚为大观的荷兰画坛,伦勃朗脱颖而出,成为名字被后世最多人熟知的一位。
但有什么事情是数学家可以做得很好,而机器可能暂时还做不到的?广中平祐的回答是:“可变性”。他认为,正是灵活的、多维的可变性区分了人类与机器人。
1935年,中国取消银本位制,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
《经济学的未来》记录了2009年德国经济学界的大论战,探讨了秩序自由主义在德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中德经济学研究的互鉴。
生活不是关于我们中间最具才华、最为成功的人物能够为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而是关于在有意义的世界中,如何使得每个人都被视为成功和值得赞赏的。